《道医论》王爱品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7-17 21:18:38  67 华夏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图书

图书名称:《道医论》

【作 者】王爱品著
【丛书名】太中书院思想书系
【页 数】 520
【出版社】 北京:华夏出版社 , 2018.05
【ISBN号】978-7-5080-9473-1
【价 格】259.00
【分 类】中国医药学
【参考文献】 王爱品著. 道医论.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8.05.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道医论》内容提要:

《道医论》从传统道医学和广义道医论的上下两部为结构。从“源于道,出于易,起于巫、祝,依于道士,立于教,兴于杰出人物,流于医家之贯通”的道医学源流梳理,围绕道医人物和经典著作,按照道医学术的分类原则和方法,形成了内证-身治-外养的道医学术结构,并展开与中医学?

《道医论》内容试读

总论

道医论,包含传统道医学和广义道医论。

传统道医学。它源于道,出于易,起于巫、祝,依于道士,立于教,兴于杰出人物,流于医家之贯通;它承继道家思想,立足性命内证的源流,通过以道事医和以医了道的道医观念发展医学,在“道教”和“道士”特殊性上独树一帜;在发展体系上融合了道教信仰体系和医的普遍规律,在学术发展与学科分支上既出于道教又贡献于医学,在行医目的和医疗手段上既融合贯通又区别于中医,同时又依赖“道士”的特殊身份,把道教丰富的内证方式、术的治疗手段与医的实践相结合,从

道医论

而作出医学上的贡献,让“道”和“医”成为不可分割的医学事业。

道医学在思想脉络上离不开道家思想的主流以及“道”的血脉给

养,既具备“道”的思想广泛性,包含道、法、术、用的多层次的内涵以及多结构的内容,又具备“医”在疾病、养生、健身、精神情志等身、心方面的治疗效果,还涉及除身心疾病外的诸多社会功能,如以医学思想劝人行善积德、清心寡欲,小到了却病痛大到齐家治国,无不是道家智慧和医者仁心的体现;道医出于道教又立于道教,以道教的宗教观,围绕宗教内容、道教医学、道士的特殊要素,让宗教化的“神”的概念和“神”治功效超越了巫术以及对巫的认知,回归到“道”思想和哲学的本体上,并逐步形成独特的道医体系的生命认识论;立足道的思想哲学和道医生命认识,广泛参与中医治疗体系如方剂汤药、针灸、推拿、药食等主体学术建设,还把道家内外丹炼养术、诸家气法导引术、存思诀法、辟谷术、庚申符图祝由术、方仙道的符箓祭祀等各种法术、道教武学的健身术等,用于养生、保健与治疗中;并以广立医德风范,

在道家修证和治病救人的实践中,践行尽性至命的理想。

广义道医论。秉承大道本原“生”和生命本质“命”的大生命观,立足以道事医和以医了道的道医观念,围绕精气神生命本根核心思想,以人的身心健康和人与自然和谐为宗旨,依传统道医学之源流,建立“从道者说—一从于道、依其度、立之德”和“从医者说一重心养、治身疾、贵教化”道医内涵,形成道→法→体→用→证程式下的道医学

层次思路,并确立自然清静、平衡与实证的道医思想原则。遵照道医学

分类原则和方法,形成内证一身治一外养的道医学术结构,通过藏

道医论

象生命系统天地人动态关联下的脏腑、经络、气血呈现的精气神界域平衡变化,以及探求病因、病机的联系,结合辨证论治,形成内丹存思

3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