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辐射·社会 H.J.缪勒传》(美)埃洛夫·阿克塞尔·卡尔逊(Elof Axel Carlson)著;易凡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7-12 10:05:14  17 基因 基因 东方出版中心

图书名称:《基因·辐射·社会 H.J.缪勒传》

【作 者】(美)埃洛夫·阿克塞尔·卡尔逊(Elof Axel Carlson)著;易凡译
【丛书名】科学大师传记丛书
【页 数】 487
【出版社】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1999.05
【ISBN号】7-80627-403-0
【价 格】24
【分 类】缪勒(学科: 传记)
【参考文献】 (美)埃洛夫·阿克塞尔·卡尔逊(Elof Axel Carlson)著;易凡译. 基因·辐射·社会 H.J.缪勒传.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1999.05.

图书目录:

《基因·辐射·社会 H.J.缪勒传》内容提要:

《基因·辐射·社会 H.J.缪勒传》内容试读

赫尔曼·约瑟夫·缪勒,遗传学家

1945年8月7日这天,杜鲁门总统宣布:一种可怕的新式武器已经在广岛使用。对美国说来,原子弹是一个神奇有力的东西,包裹在神秘的保密气氛之中,它将结束对日本的战争。

1

这条新闻也在知识界,尤其是科学家中间引起震动。他们早在1905年就知道物质和能量可以互相转换,而现在这一成就无疑是科学技术的又一张王牌。不过,只有少数人知道,这种武器的生物学效应还要超出广岛居民面临的灾难,扩散到更远的范围。大量的辐射和原子粒子雨,好像暗室里的一束光线,已经穿透了那些没有保护的人们的机体。不同于可见的普通光线,这些原子辐射已经噬咬了许多受难者细胞里的染色体,伤害了里面的基因,在那些躲过了第一次震波的破坏力、有幸活下来的人体内留下了隐患。

在这个时刻,世界上除了赫尔曼·缪勒之外,还没有人对这

一事件的生物学意义的细节方面有更多的了解。大约18年前,在1927年,他首次向同事们宣布,地球上生命的遗传物质有史以来第一次被人工诱导发生了突变的时候,他们大吃一惊。缪

1

勒用X-射线诱导了果蝇基因的突变,他在短短的几个月里面,

所得到的新突变就已经比他的同事们在17年的时间里找到的还要多。

从缪勒的发现之后,到杜鲁门的历史性宣告这段时间里,遗

传学家已经证实,X-射线诱发的突变是与生殖细胞吸收的剂量

成正比的,X-射线诱发的染色体断裂常常导致细胞的不正常分

裂和细胞死亡,辐射和原子颗粒的作用同医生用的X-射线发射

管相似,甚至持续作用几个星期的小剂量辐射对基因和染色体造成的伤害,与比较集中的大剂量完全相同。

后来这些辐射遗传学方面的大部分成就,都是缪勒和他的学生在得克萨斯大学,在柏林的凯撒·威尔休姆研究所,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的科学院实验室以及在爱丁堡大学完成的工作辐射研究在得克萨斯大学展开的过程中,缪勒起初卷进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政治;后来,在欧洲的岁月里,他又遭遇了种族主义、法西斯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然而现在,他已经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的社会活动和科学研究,离开了他的严厉批评在同事之间造成的怨恨,离开了联邦调查局对他忠实于祖国的怀疑,也离开了他破裂的婚姻、苏联的同事和学生的殉难以及全世界对这位遗传学家的大量科研成果和他在进化和基因学说上的理论建树的敬仰。他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缪勒喜欢人们把他看成一个遗传学家,他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他的热情、机智、略带羞涩的风趣,加上过分矮小的身材,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常常是觉得他也许不是那个功成名就,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显赫人物。他的身高不到1.58米,常常要仰视他的学生和同事。对于自己长得太矮,他似乎有那么一点不安。不过他的身材匀称,多年来的步行和运动锻炼,使他显得稳重而不觉稚气,他的勤恳也使他显得更有男子气概。

2

缪勒的脾气容易引起误解。他对错误的东西直言不讳,不注意提出不同见解时的方法;他的思想和实验的优先权得不到尊重的时候,他会恼怒起来,他的一些同事说他患有“优先权综合征”。他根据自己1936年在莫斯科同李森科辩论的经验,说李森科是一个骗子。他宣布苏维埃攻击遗传学的事实,用带有情绪的语言来描述在1948年取代了遗传学的李森科主义曾经动用政治暴力,使得那些以为争论可以在实验室里解决的遗传学家们惊恐万分。

尽管他呼吁重视辐射安全却一直遭到冷遇,他仍然亲自出面批评医学上和工业上忽视辐射安全的问题,把广岛这样大的事件也陷在里面。因为缪勒认识到了辐射对遗传物质的危害,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害怕他,曲解他的立场;并且,出于政治上的理由,阻止他出席1955年日内瓦的国际和平利用原子能讨论会议的演讲。直到他去世,缪勒一直都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一些遗传学家总是顽固地小看了辐射的危险,而另一些又夸大了它的危险,还有更多的医务人员和工程人员则一直得不到充分的信息,不理解他为什么主张严格控制不同层次的辐射能的应用。然而,关于缪勒,争议最大的还是他在优生学问题上的立场和他的主张。他终生都热衷于遗传学在人类的应用课题一优生学。他是-…个无神论者和人道主义者,主张并坚信人类有权利计划安排自己的命运。当他还是一个研究生的时候,他赞同并提倡人类的选择性繁殖,不过他认为当时流行的个人成功的概念,尤其是以能否发家致富为成功的标志,是没有什么生物学价值的。1932年,他已经从根本上反对当年美国的优生运动,公开宣布这是种族主义的,欺骗性的精英人物统治论,是反对穷人和社会底层的(阶级)偏见。他主张在一个没有阶级的社会里实行优生,出版了专著《走出黑暗》(1935年版)宣传他的优生学

4

理想。他在苏联的时候,急于推行他的优生学计划,然而苏联也反对优生学。若干年之后,激起公愤的希特勒的种族绝灭主义被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之后,缪勒更新了他的优生学规划,提倡

一种通过精子银行和人工授精的“遗传质选择”的自愿参与的优生系统。对他的倡议的敌视情绪再一次表明,他低估了白人至上主义和纳粹主义在人们心灵上的伤痕。

学术界的科学家在产生了新的思想并得到验证后,使他的科学家同行了解他的贡献时能享受到一种成就感、欣慰感。他们重视同行的称赞,而不是公众的喝彩。对公众舆论而言,这些科学研究是丝毫不带感情的,是纯客观、冷静的活动,科学家向前辈们表示尊重和感激,也许是他们谦逊态度的最佳描述。这种科学家的童话故事在实际的学术界并不多见。学术界里面也充满了竞争,嫉妒。对新知识要有所贡献的崇高理想,与友谊和个人冲突并存。缪勒称这种比较实际的态度是“赢得事实上的胜利”,他经常在私下这样承认他取得这些成就的道路上充满了过关斩将的斗争,但是在公芥发表的文章里却看不到这些争斗。敌对,愤怒,以及争吵,成为他同不少同事之间关系的特征,包括他自已的老师,托马斯·亨特·摩尔根。

他的信件、他的朋友和敌人的回忆,可以证明他的个人品质。在通讯中澄清一些是非之后,他不再去清理这些纠纷,滤过了这些是是非非之后,就只剩下一个专心致志于科学的白我。不过,这里不是-一个完整的记录,他个人生活中的许多东西,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是从这里仍然可以看到他的疑虑,他的懊丧,他个人的失败,他的幽默,以及他的生活原则。缪勒的生活经历远不是和谐的,然而从他发表的著作里,似乎看不到那些感情危机的存在。传记作家很难深入了解对象的心理活动,并不都能够揭示这些工作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完成的,也不一定都能找

5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