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约书亚·施佩希特,艾蒂安·斯托克兰德|(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7-11 21:34:29  229 哥伦布大交换

图书名称:《解析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作 者】约书亚·施佩希特,艾蒂安·斯托克兰德
【丛书名】世界思想宝库钥匙丛书
【页 数】 157
【出版社】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2019
【ISBN号】978-7-5446-5839-3
【价 格】30.00
【分 类】生物地理学-研究-汉、英;社会发展-影响-自然环境-研究-汉、英
【参考文献】 约书亚·施佩希特,艾蒂安·斯托克兰德. 解析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9.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解析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内容提要:

汉英双语版世界思想宝库钥匙丛书本次推出100册,网罗人类思想史上最为经典的著作。《哥伦布大交换》是克罗斯比1972年的里程碑式著作,论证了环境因素对历史的塑造有时比人为因素更重要。早期的学者强调文化和技术因素,以此来定义世界的发展方式。但克罗斯比认为,非人为因素,如新、旧世界之间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交换,才具有更大的整体影响力。本书为《哥伦布大交换》的介绍简析,主要面向大学生和研究生,内容深入浅出,可以作为课外通识或学术入门读物。

《解析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内容试读

o(⑤©

要点

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是美国环境史学家,德克萨斯大学

奥斯汀分校荣休教授。

在《哥伦布大交换》中,克罗斯比认为,欧洲与美洲之间植物、动物、疾病的迁移,是15世纪意大利探险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航海之旅带来的最重要成果,他也被认为是欧洲殖民史上的关键人物。

《哥伦布大交换》指出,在欧洲对美洲的殖民进程中,生态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其人

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

物影响和文化冲击》(1972)的作者,1931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195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52一1955年在巴拿马服兵役。退役后,他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获教学艺术硕士学位,1961年又在波士顿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期间师从著名美国殖民史学家罗

伯特·E.穆迪*。克罗斯比的博士论文《美国、俄国、大麻和拿破

仑》,作为他的首部著作于1965年发表。该书追溯了1783一1812年间,美国与波罗的海地区贸易的经济史。

然而,克罗斯比迅速成为了当时主流传统历史研究的批评者,他的作品也受益于该时期政治和智识的发展。美国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的力作《寂静的春天》(1962),主要探讨了农药使用的潜在生态影响。自其出版以来,基于环境保护的行动主义事业蒸蒸日上。与之类似地,克罗斯比在2003版《哥伦布大交换》序言中

2

1引言

称,他这本书缘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动荡,主要受美国民权运动*、黑人权力运动*(主要是美国黑人为争取民权和政治平等而斗争)和越南战争*(美国支持的南越与信仰共产主义的北越间的冲突,造成了数万名美国人丧生)的启发。

前辈历史学家只关心欢庆的政治史书写。在序言中,克罗斯比提到,“对这些人来说…好人总是获胜。”1但20世纪60年代的动乱,使他对此前的历史叙述心生怀疑,他开始思考除政治以外的接近历史的路径,这才有了后来他在科学和医学人类学领域的研究。

在职业生涯中,克罗斯比曾短暂任教于俄亥俄州立大学和耶鲁大学。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工作,但《哥伦布大交换》的研究和撰写完成于华盛顿州立大学。2015年,克罗斯比作为历史学、地理学和美国研究教授,从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荣誉退休。

《哥伦布大交换》的主要内容

早期历史学家认为,1492年,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实现从欧洲到美洲的航行(这次探险被认为对欧洲殖民主义有重大影响)之后,历史主要由社会、政治因素驱动。然而在《哥伦布大交换》中,克罗斯比坚称,生物因素对历史变化的影响尤为重要。他勾勒出一个“哥伦布大交换”,认为从前分处异地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相互接触,导致全球生物走向同质化*。换句话说,随着

一些植物和动物散布全世界,它们的竞争者就会消失或被边缘化。在解释欧洲殖民在美洲的成功之路时,克罗斯比谈到生物迁移,例如向欧洲输入美洲的高热量食物,如马铃薯、树薯(又名木薯)

3

和玉米。

在考察1492年航海后欧洲的人口*大爆炸(即人口数量激增)时,克罗斯比指出,人口大爆炸的原因在于美洲粮食作物在欧洲的传播。2他论证道,观察每公顷作物产出的百万计卡路里可发现,美洲作物的产出远高于旧世界*(非洲、欧洲和亚洲)的作物。玉蜀黍(玉米)、马铃薯和红薯(番薯)每公顷产出超过700万卡路里,旧世界作物只有大米能达到730万卡路里,而南美本地作物木薯的产出是990万。这些食物成为欧洲和亚洲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木薯和玉米则推动了非洲的人口增长(如今已成为他们的主食)。另一方面,克罗斯比指出,输入到美洲的牲畜,使西半球能够供养比以前更多的人口。新世界*作物的传播使欧洲人口迅速增长,这些人口随后又通过移民来到新世界(即美洲和加勒比群岛)。

早期的著作认为,政治和技术因素,如更先进的武器,帮助西班牙人征服了新世界。克罗斯比则认为,传染性病毒天花*,在从前未接触过该病毒的人群中疯狂肆虐,才是新世界人民向征服者*(西班牙征服者)缴械投降的真正元凶。他追踪微生物病害对社会结构和政治组织的影响,并总结道,传染病造成的间接破坏(造成经济和社会崩溃),和直接破坏(造成人口死亡)一样具有毁灭性。例如,他发现土著印加人在权力斗争中抵抗力减弱,他们的统治者怀纳·卡帕克*突然死亡,几乎可以肯定元凶是疾病。克罗斯比把这一点与他的更大主题相联系,强调在生态背景下了解人类历史的重要性。在《哥伦布大交换》的每一章节中,他考察哥伦布航海后历史的一个不同方面,并同时指出,与社会和政治因素比起来,生物力量能更好地解释历史现象。

丨引言

《哥伦布大交换》的学术价值

在搜集论据和展开论证两方面,《哥伦布大交换》都堪称过去50年间最重要的历史著作之一。虽然历史书写主要围绕人类事件和活动而展开,克罗斯比的论证却极具说服力地指出,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航海带来的最重大结果都是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这个观点如今已广为接受,但在该书首次出版的1972年,它却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

此外,对如何借助科学进行历史研究,《哥伦布大交换》起到了绝佳的示范作用。在接触当时的科学文献时,克罗斯比表现出极高的技巧和创造性,这表明这些领域可以给史学家教益,史学家也能够在流行病学*(流行疾病的动态研究)、生物学和其他科学领域贡献重要观点。因此,克罗斯比的著作值得持续关注,它不仅是重要的史学文本,是环境史领域的奠基著作,也是跨学科研究(即从若干其他领域借鉴方法和目标的研究)的绝佳范例。

《哥伦布大交换》的中心观,点被证实具有极大影响力,它认为,是流行疾病帮助欧洲人征服了新世界。早先的学者都将这场征服归因于欧洲的技术,或美洲人民“原始的”宗教和政治制度。通过阐明疾病的影响,克罗斯比推翻了这些陈旧的叙述,证明了生物因素的重要性。克罗斯比的“哥伦布大交换”,已成为构建特定时代历史的重要框架。该文本的影响力经久不衰,也因此成为最富意义的历史著作之一。

关于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92年从欧洲到美洲的航行,《哥伦布大交换》彻底重构了此前学者的认识,有力证明了环境史学在各

5

历史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凭借这些成就,该著作全面打开了历史研究的新领域。

1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

击》,康涅狄格州韦斯特波特:普雷格出版社,2003年,第xx页。2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第165一207页。

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