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医病证诊疗规范》田华咏主编;田兰,滕建卓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5-10 21:05:36  7 中医古籍出版社 中医古籍出版社 民族医药

图书名称:《土家医病证诊疗规范》

【作 者】田华咏主编;田兰,滕建卓副主编
【丛书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药文献整理丛书
【页 数】 291
【出版社】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14.01
【ISBN号】7-5152-0353-9
【价 格】20.00
【分 类】土家族-民族医学-诊疗-规范
【参考文献】 田华咏主编;田兰,滕建卓副主编. 土家医病证诊疗规范.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14.01.

图书目录:

《土家医病证诊疗规范》内容提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药文献整理丛书:土家医病证诊疗规范》按土家医理论研究制订的土家医诊法、土家医传统外治技法、土家医临床优势单病种及常见病证诊断与治疗技术规范,用于指导土家医临床诊疗。本书内容包括:土家医诊法技术操作规范4种:土家医看诊、问诊、脉诊及摸诊;土家医传统外治技术操作规范18种:土家医挑刺疗法、扑灰碗疗法、麝针疗法、蛋滚疗法、烧灯火疗法、推油火疗法、烧艾疗法、放痧疗法、雷火神针疗法、扯罐疗法、小儿提风疗法、泡脚疗法、酒火疗法、翻背掐筋疗法、瓦针疗法、接骨疗法、斗榫疗法、放血疗法;土家医常见病证诊疗规范80余种,疾病按内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外科、骨伤科、肛肠科、皮肤科分为九个学科。每种疾病的诊疗规范按:疾病简述、诊断依据、治疗原则、治疗方法、疗效评价体例编写。附篇中介绍常用土家药名与中药名对照便于临床应用。书中内容简要、易于掌握与操作、突出土家医诊断与治疗特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药文献整理丛书:土家医病证诊疗规范》是我国第一部土家医病证诊断与治疗技术操作规范性的土家医药专业参考书。

《土家医病证诊疗规范》内容试读

上篇土家医诊法技术规范

上篇士家医追法技术规范

第一章看诊(心汗巴·xinxhanx bav)

升变章

一、简介

土家医看诊(心汗巴·xinxhanx bav)是土家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看诊包括看形态、看神色、看眼、看舌、看耳、看鼻、看口腔、看毛发、看皮肤、看手足、看背腹、看二便(大小便)等10余个方面。

1.看形态

土家医通过观看病人的形态变化来判断疾病。如病人体态的肥胖、瘦弱、病人的活动态势等变化。

2.看神色

土家医通过看病人的面部神色来判断病情。“神色”是通过病人的目光神态、颜色表情、气息语言、肢体形态与动作、反应能力等方式表现出来的。

3.看眼

土家医通过观察病人眼睛的形色变化,以诊断病人“三元”内脏的病变。

4.看舌

土家医通过观察病人的舌苔与舌质的色泽、色质、湿燥苔的厚薄等方面的变化来判断病情。

2

土家医病证诊疗规范

5.看口腔

土家医通过查看病人的口腔变化诊断疾病。如嘴唇颜色,口腔粘膜变化,口腔内牙齿与牙龈变化等。

6.看鼻

土家医通过察看病人鼻的颜色、鼻翼的活动,鼻腔粘膜、鼻涕分泌等鼻的变化情况诊断病情。

7.看毛发

土家医通过看病人的毛发变化诊断疾病。如毛发颜色的改变,毛发的稀疏、脱落等变化情况。

8.看耳

土家医通过观察病人的耳朵变化诊断病情。如耳道流脓、流血、生异物;耳廓变化,耳廓背后耳筋变化等情况。

9.看皮肤

土家医通过观察病人皮肤变化来诊断疾病。如皮肤颜色、皮肤湿燥、皮肤上生长疗疱,皮肤溃烂等变化。

10.看手足

土家医通过观察病人的手足的外形变化和活动情况来判断病情。

11.看背腹

土家医通过观看病人的背及腹部的形态、颜色的变化来判断疾病。

12.看大小便

土家医通过观察病人的大便、小便的变化判断疾病。如二便的颜色、便量、便质地(大便)、臭味等变化情况。

二、患者准备

患者处自动体位、如坐位、卧位、站位均可。检查时,嘱患者在自然光线下全身放松,医生进行检查。看眼应在特殊检查环

上篇土家医诊法技术规范

3

境下,如用电光检查,如手电筒等。

三、器械准备

+为大7

土家医看诊一般不需检查器械,用肉眼直接观察。在检查眼疾时,需用手电筒等。

四、检查方法与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

(一)看神色

主要是通过观察患者颜面部神与色。神,即指神气。色,即面部颜色。

1.正常人神色

正常人的神色为:神志清楚,目光有神,气血充足,颜面红润光泽,肌肤润泽,精神焕发等,土家医称为“有神”,为健康表现。

2.病态神色

对神呆无华,精神萎靡,双目乏神,或狂言癫语者,土家医称“丧神”,主重病。

3.久病丧神者,突然两眼有光、面红、有神、精神好转、思食、但眼球呆滞不动,此为“回光返照”,多为病人精气血丧尽,是病危的临床表现。

(二)看眼(眼睛·糯补·lofbux)

1.眼神

眼神分两神:一是有神,健康人的眼为目光有神,眼珠(诺次里·lof cixlix)转动灵活。看物清楚,能分辨物体颜色。

二是无神,即目光无神,眼珠转动不灵,看不清物体等等表现。

4

土家医病证诊疗规范

2.眼色

健康人的眼(目)色为角膜透明无色,白睛白色,黑睛呈褐色或棕色,眼睑润泽。

病态眼色为:眼结膜色红,起血丝、目赤肿痛,主火,多为热毒表现,如火眼。色黄,主肝病(黄疸)。眼珠上有蓝斑,主螬虫(蛔虫)病。眼球上有波浪样白芒,多属肺病,多见于咯痨(肺痨)。色黑,以眼眶周围发黑,主寒邪水邪,多见腰子痛(即肾虚),水肿等。

3.眼形

眼肿,多为奅肿(浮迫浮拉·hurpefhurlax病<水肿病>)初期。眼球突出,多为奅颈(空的实不里直·kongxdix sirburlixr)病,相当于西医的甲状腺肿大。眼窝凹陷,多为久病体弱,精气血亏损等。

4.眼态

土家医认为健康人眼珠活动自如。小儿眼睛斜视或上翻,多见于惊证、风证、睡时露眼珠,属走胎;眼珠呆滞不动,多为危重症候。

(三),看鼻

土家医称鼻为鼻子(翁起·ongfqix)。通过观察鼻的色泽变化,形态大小,呼吸时的动态变化来诊查疾病。健康人的鼻肤色同脸肤色一样,鼻梁直。

鼻头呈紫红色,生出丘疹,名曰酒糟鼻。鼻头呈黑色如炭,为重病危象。鼻头色黄,主三元内脏有湿热,胸中有寒气等。鼻头黄色而亮,为体内有瘀血。鼻头色白,主气血亏虚及亡血症。鼻头色青,主临床疼痛之症,多见急腹症。鼻头色微黑,主水气内停三元脏器。鼻头色黑伴干枯,多主虚劳之证。如土家医的“七十二痨病”的中月家劳、房劳等。小儿鼻柱红紫色,主热

上篇土家医诊法技术规范

5

证,多见于长疖肿或出脓血病。鼻色枯槁,主危症。鼻干,主阴虚肺燥或心脾热等“中上元”之疾病。鼻腔流清涕,为着凉风寒证;流浓涕,为着凉风热证或“上元”火症。鼻翼煽动,气促,为“上元”肺热,疫火交织。在鼻翼间两侧出现黑色瘀点,主伤势重。瘀点在左侧鼻翼沟,主上元胸肺有伤疾,瘀点在右侧鼻翼沟,主背脊部有伤疾。

(四)看面

土家医称面为脸(固·gu),健康人的面色为光泽红润。土家医通过查看面部颜色来诊查疾病。

面部色泽,土家医认为,面有五色,即白、红、黄、黑、紫

五种颜色。颜面五色在疾病的病变中是互相转化的,有“五色善恶”之说。如“善色转恶色”,表示病情加重;“恶色转善色”表示疾病的转机。

白色:面容白如纸,为精、气、血不足,主虚证、寒证、血亏、气亏,多见于肺痨或其它痨病,如月家痨、伤力痨、色痨等。

虚寒证表现为面白,浮肿;血虚证表现为面白、消瘦、中气不足;阳虚证多见面色苍白、汗出、四肢发冷。面部见白点或白斑,土家医称为“虫斑”,多见肠道螬虫(蛔虫)、钩虫等肠道寄生虫病。

黄色:面黄见于中元肚肠失运化,致气血亏损,主虚证、主湿证,多见黄疸病。色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土家医称为“阴黄”或“暗黄”;色黄,鲜如橘皮者,土家医称为“明黄”或“阳黄”。面色淡黄,多因中元肚肠运化不足,引起气血亏虚而致的小儿走胎(相当于中医的疳积),小儿隔食(停食)、螬虫症等。红色:颜面红赤,属热,主热证。赤甚为实热,多见外感风热证。微赤为虚热,多见三元脏器阴虚内热。

6

土家医病证诊疗规范

青色:面青者,主寒、主痛、主气滞、主血瘀、主惊风,临床上多见于各种风证、痛证、惊证等疾病。

面青紫色:主急性痛证,心阳暴脱,真心痛,肺气阻塞。小儿热变,惊风亦出现面部青紫,肝脏证候可见青紫色。

黑色:主肾虚、主寒证、主痛证、主瘀血证。面部有黑褐斑,见于血瘀,阴虚火旺,老年人肾精虚衰等。眼眶周围黑色,见于肾虚水肿或寒湿邋遢病(带下病)。

(五)看舌

看舌,土家医也称舌条或舌头(亿拉·ylax)。临床上主要查看患者的舌色、舌形、舌态、舌苔及舌质的变化。看舌的顺序

一般从外向内,从舌尖到舌根。看舌根时,嘱患者将舌伸出,或用压舌板、棉签压舌根,以查舌质变化情况。

1.看舌的颜色舌色正常为淡红。淡白舌,主气血亏损。

舌质绛红,主火,多见火邪人内,体内积热毒;舌尖红,主心火;舌中红,主肚火;舌边红,主肝胆火。

2.看舌的形态

干舌:患者舌质干燥,纹理粗糙,主体内发热病症。

肥胖舌,舌体较正常舌大,主体内水运不畅,水滞机体或有痰饮。

瘦舌,舌体比正常舌质小而瘦,主“三元”脏器气血虚而引起的亏虚疾病。

嫩舌:舌纹理细,为三元脏器及筋脉气血受阻,运行不畅,体内水湿积滞,临床上多主虚证。

3.看舌苔的颜色

舌苔白:苔白,主风、寒、湿气,多见于风寒着凉,风湿等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