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作硬木家具 李永芳》薛坤著;潘鲁生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5-10 18:26:25  21 李永芳 李永芳 潘鲁生

图书名称:《京作硬木家具 李永芳》

【作 者】薛坤著;潘鲁生主编
【丛书名】中国手艺传承人丛书
【页 数】 167
【出版社】 深圳:海天出版社 , 2017.06
【ISBN号】978-7-5507-1870-8
【分 类】李永芳-生平事迹
【参考文献】 薛坤著;潘鲁生主编. 京作硬木家具 李永芳. 深圳:海天出版社, 2017.06.

图书目录:

《京作硬木家具 李永芳》内容提要:

《中国手艺传承人丛书》共20册,约2000千字,4000幅图片。主要呈现从京、晋、蒙、沪、苏、浙、鲁、豫、湘、粤、桂、青、新等省市自治区选取的在手艺保护、衣钵传承、工艺创新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20位代表性手艺人的鲜活案例分析。丛书以手艺传承人为线,注重对手艺人个体所掌握的技艺绝活的全面记录,借此呼吁民众正视手艺人存在的真正意义,弘扬中国手艺精神与价值,倡导建构起以手艺人为主导、以技艺为核心的活态传承发展系统,推动传统手艺的现代传承、发展、创新。本书主要介绍京作硬木家具传承人李永芳从艺人文环境、手艺传承、手艺绝技、代表作品、著述及访谈实录等内容。

《京作硬木家具 李永芳》内容试读

中国手艺传承人丛书京作硬木家具李水芳

第一章

人文地理

|第一节「京作家具及其特点

人丛

中国的家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明代中期以后,由于对外贸易繁荣,一些优质的木材进人中国,并被用于家具制作上。以苏州、广州、北京制作的家具最有特

点,且传承脉络清晰,具有较高的艺术内涵。因此,以这三个地域命名的“苏作”家具、“广作”家具与“京作”家具并称为中国硬木家具的三大流派。

其中,“京作”家具源于清代的官作制度,以宫廷文化为基础,以内务府造办处奉旨承办制造和采办的家具为参照,使用紫檀、黄花梨、红酸枝等硬木材料,展现了统治阶层的社会结构与文化生活方式。2008年6月,“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人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不同于“苏作”家具和“广作”家具,“京作”家具的生产组织与传承体系既有传统家具行业的共性,又有自己独特的规律属性。

清代早期,家具的采办循明朝旧制,主要从苏州地区采办。自康熙三十年(1691)养心殿造办处设立,由造办处专责制作、修缮宫廷需用的各项器物。根据具体承办制造、修缮器物的分类,造办处又分成不同的“作”“处”“厂”“馆”等。造办处是官办作坊,可以集中全国最优秀的工匠,购置最好的材料。木材有紫檀、黄花梨、鸡翅木、铁梨、乌木、金丝楠等,辅料可选取优质的金、银、白铜、玉石、螺钿、藤、棕、鱼鳔、蜂蜡等。清雍正以后,随着国力的增强,宫廷的审美取向与前朝有所区别。从《钦定总管内务府现行则例·造办处卷》《造办处活计库各作成做活计档》等文献中可以发现,帝王亲自授意设计、修改了很多宫廷家具。这些家具多种多样,如体现功能的有叠落式香几、折叠桌、如意式炕桌等,体现工艺的有黑退光漆面镶螺钿西番花边花梨木桌、花梨木雕寿字饭桌、包錽金银的紫檀木膳桌等。这些家具反映出帝王个人对家具功能的认识和清代宫廷对錽金银饰包镶、雕刻等装饰的喜好(图1-1、图1-2)。乾隆年间官廷家具开始到广州采办,因为广州距离北京太远,为进一步满足皇宫生活的需要,清宫造办处下设“广木作”,专门从广东招

002

募技艺高超的能工巧匠,称为“广木匠”,并从沿海输送黄花梨、紫檀等硬木。内务

一章人文地理

32

不图1-1故官博物完藏填漆能金梅花式几。高515mm,宽250mm

003

中国手艺传承人丛书京作硬木家具

·李永

不图1-2故官博物院藏黑漆嵌螺细香儿。高130mm,宽175mm,长320mm

府造办处活计档里多次记载了“广木匠”为清代皇室制作和修改家具,如乾隆十年(1746)正月“二十二日司库白世秀来说,太监胡世杰传旨:后殿随墙格,前殿大格,自鸣钟随墙格现做小格,俱着多上木匠急急赶做,如得时即将古玩摆上持进,安挂其厘子着广木匠成做。钦此”。①在这样的背景下,“京作”家具并非纯粹的地缘概念,而是融合了“广作”“苏作”等地域性传统家具的风格。

从整体造型上,“京作”家具讲究圆润、灵动,通过对“泥鳅背”“鼓子板”“鸭嘴”等部件细节的处理,使之既具有广式家具浑厚端庄的风格,又有苏式家具线条挺拔、造型严谨的特点。在纹饰上,与明式家具的简约素朴相比,“京作”家具注重装饰。清中期以后广泛使用适合精雕细刻的紫檀、红酸枝等材料制作家具,雕刻题材多为螭虎龙(俗称拐子龙或草龙)、凤纹等图案。与“广作”家具相比,“京作”家具强调纹样的生动性,雕刻较浅。比如浅浮雕一般深度为2mm,而“广作”家具雕刻

0041

①张荣.养心殿造办处史料辑览(第三样):轮隆朝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2:332-339

较深,一般能达到5mm。在用料上,“京作”家具较“广作”家具用料小,但比“苏

作”家具厚重(图1-3)。

清代末年,随着封建贵族的没落,过去的达官贵人所使用和收藏的家具大量流入市场,以“宫廷样”为代表的传统家具从宫廷走向民间。民国时期鲁班馆附近集中

文地理

了35家制作传统家具的木器铺,保存、修复了大量经典的老家具,“京作”家具的风格逐步为人们所认识,“京作”家具制作的技艺得到传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合作化时期,35家木器铺合并,木器铺的掌柜和老师傅们进入国有企业龙顺成硬木家具厂,“京作”家具的风格与制作技艺得到有序的传承,并未因时代的更迭而断档。

不图1-3故官博物院藏紫檀嵌黄杨木雕云龙屏风。高3060mm,宽3560mm

1005

国手

|第二节丨东晓市与鲁班馆传人丛书

清末民初时期,北平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商业经过长期的积淀,各个区

域形成不同特色的行业。如服装、绸缎庄等多位于前外大栅栏一带,布匹店位于阜成

门内,细毛皮货店位于东珠市口,纺织染工厂位于崇外上四条,书店和文教商品店在

琉璃厂一带,买卖古董、旧货则在“晓市”进行。“晓市”(图1-4)的来源是:清末民初,一些破落的官宦家庭为维持生计需要变卖家当,但又碍于面子,便偷偷地在凌晨时分,在偏僻的地方售卖,这样就形成了“晓市”。据《旧都文物略》记载:“旧京地幅辽阔,官设市场,以利民众,而于东西两市场之外,更有晓市之设。每值鸡鸣,买卖者率集合于斯以交易焉。售品半为骨董,半系旧货,新者绝不加人入,以其交易皆集于清晨,因名‘晓市’,或谓‘鬼市’,亦喻其作夜交易耳,俗呼‘小市’,误。旧传此项市场非官设,缘有世家中落,思以动产易米柴之资,复耻为人见,因于凌晨,提携旧杂物,至僻处兜售,遂相沿成市。”另据清末兰陵忧患生所著《京华百二竹枝词》注云:“东小市在崇文门外,西小市在宣武门外,摆摊售卖故物,色色俱备,真赝杂陈,人其中者,极宜留心察视,黎明交易,早九点收市,市俗或呼‘鬼市'。”①北平有三个“晓市”,一个在宣武门,一个在德胜门,一个在崇文门。其中崇文门外的东晓市,形成了专门的旧家具交易市场。据《北平风俗类征》记载,“外城东有东小市,西有西小市,俱卖皮服椅桌玩器等物,而东市皮服尤多,旧物的来源大都来自‘打鼓’的”。纪晓岚在笔记中记载,“打鼓的每日肩担游行各胡同中,专买人家破旧物器。手拿径寸余之小鼓,故名”。另据《燕市积弊》记载:“北京街面儿有种卖旧木器的,也算一行儿生意。或是出摊儿,或是用打鼓儿挑子挑着,上头还插着个草标儿(中国普通卖物的标记)。”

鲁班馆因鲁班庙得名,在清代,鲁班胡同曾称铁香炉,民国时改叫鲁班馆。鲁班庙内面三间,有正殿一座、配殿两座。正殿内中央供奉着鲁班爷。木、泥、石、画、

006

①李家瑞,北平风俗奥征[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415-41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