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薪 中国古代家具研究》故宫博物院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5-10 18:00:57  9 中国古代家具

图书名称:《传薪 中国古代家具研究》

【作 者】故宫博物院编
【页 数】 319
【出版社】 故宫出版社 , 2018.12
【ISBN号】978-7-5134-1082-3
【价 格】196.00
【参考文献】 故宫博物院编. 传薪 中国古代家具研究. 故宫出版社, 2018.12.

图书目录:

《传薪 中国古代家具研究》内容提要:

陈增弼先生的研究,注重考古资料、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注重实例的搜寻和分析。通过测绘、拍照、文字等途径记录实例,以科学的方法分析家具的造型、结构与榫卯关系,并与文献印证,发微阐精。他还经常与明清家具领域的工匠、行家、收藏家交流,虚心汲取他们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相结合。

《传薪 中国古代家具研究》内容试读

传薪中国古代家具研究陈增弼著

故宫出版社

日录

中国古代家具简史/005

论汉代无桌/079

汉、魏、晋独坐式小榻初论/091

千年古榻/099

宁波宋椅研究/107

五代《勘书图》家具形制探讨/119

一件工巧的宋代折叠木枕

一关于四川蒲江宋墓出土木架的正名/129

唐、宋、元时代,我国已有硬木家具制作/133唐、宋折背样椅/139

双陆/143

太师椅考/155

马机简谈/163

一件造型奇特的上折式马杌/169

拔步床研究/173

中国古代家具简史

“该文原为陈增弼先生为《建筑艺术史》(萧默主编,文物出版社,1999年6月)家具部分所撰,这里戟取出来,稍作修改,增删部分插图而成。文稿本有注释,出版时被删测去,原稿已佚,本文注释为后补,故有些注释的版本要晚于此文章发表时间。

005

家具是一种生活器具,大致包括坐具、卧具、承具、皮具、架具、凭具和屏具等七大类,主要陈放在室内,有时也在室外。家具既为生活所必需,也以其形象、尺度、质地、色彩、装饰以及陈放的位置和呈现的总体风格与建筑密切配合,共同参与艺术氛围的创造。

原始时代的先民们只能使用石块、树桩、茅草、树叶和兽皮等自然物作为坐具和卧具,只有编席勉强可以算作人工制作的家具,属于卧具。夏商周开始,家具的各种类型都已出现(图1)。

魏晋以前,人们多席地坐卧,魏晋时开始向垂足而坐的方式变化,至宋代完成这一过程,家具的形制显然受到这种发展趋势的影响。家具与建筑一样,因社会生活和文化的不同而有时代、地域的不同风格,且往往与建筑同步发展。其构造方式也往往与建筑相通。总之,家具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但宏观看来,与建筑的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

中国家具以木材为主(这里指的主要是室内家具),也使用竹材和其他材料,类型丰富,形式多样。漆树产出的汁液可以涂饰木竹器物表面,这早已被先民发现。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即出土过漆碗。秦汉以木材为加工对象的制造业十分繁荣,中国大漆更成为家具最好的保护和装饰手段。中国人对木材情有独钟,建筑以木结构为本位,其独特的无钉榫卯体系也为家具所共有。

留存至今的古代家具以明清最多,尤其明代家具,达到艺术的高峰。中国家具以其独特的风貌,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以下各章,对其发展情况和具体作品略作介绍。

夏商周及以前

坐具

三代的坐具还只是席、筵,是在原始席艺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用篾编织,技术熟练,纹样有所创新,有的以锦帛镶边,或用不同颜色的篾混合编织。许多地方都有出土,如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墓出土的竹席,即用淡黄色和紫红色竹篾编成同纹图案。

卧具

浙江余姚河姆渡、江苏吴县草鞋山和吴兴钱山漾原始时代遗址出土编织的芦席和竹席,是最早的卧具。编织技术的出现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各地普遍发现的距今6000年前后的席纹陶片就是证明。商周甲骨象形文已达4000余字,其中有一些直接反映这一时期的卧具,如“席”字示一长方形编为人字纹的席;“宿”字示一人卧于席上。床是席的发展,是对“席地而卧”的改善。“床”字示一有床腿支撑的平展床面。“疾”字示一病人卧于床上(图2)。从甲骨文和金文中床的形象,可知此时的床尚没有床栏。《说文解字》:

00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