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通俗演义 上下 典藏版》蔡东藩,文轩|(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5-06 21:22:37  2 蔡东藩 蔡东藩 章回小说

图书名称:《宋史通俗演义 上下 典藏版》

【作 者】蔡东藩,文轩
【丛书名】中华传统文化精粹.国学传世经典
【页 数】 456
【出版社】 西安:三秦出版社 , 2016.04
【ISBN号】978-7-80628-030-0
【分 类】章回小说-中国-现代
【参考文献】 蔡东藩,文轩. 宋史通俗演义 上下 典藏版. 西安:三秦出版社, 2016.04.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宋史通俗演义 上下 典藏版》内容提要:

《宋史通俗演义》内容简介: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拉开了泱泱大宋三百二十年的帷幕。朝代更替、千古兴亡,究竟谁主沉浮。治乱兴亡,贤奸善恶,非敢谓悉举无遗,而于宏纲巨目,则固已一一揭橥,无脱漏焉。且官稗并采,务择其信而有征者笔之于书。

《宋史通俗演义 上下 典藏版》内容试读

第一回

河洛降神奇儿出世弧矢见志游子离乡

“得国由小儿,失国由小儿。”这是元朝的伯颜拒绝宋使的口头语,本没有甚么秘谶作为依据,但到事后追忆起来,却似有绝大的因果隐伏在内。宋室的江山,是从周主宗训处夺来,宗训冲龄践阼,晓得甚么保国保家的法儿?而且周主继后符氏又是初入宫中,才为国母,(周世宗纳符彦卿女为后,后殂,复纳其妹,入宫才十日。)所有官廷大事,全然不曾接洽,陡然遇着大丧,镇日里把泪洗面,恨不随世宗同去。可怜这青年

嫠妇,黄口孤儿,茕茕子立,形影相吊,那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便乘此起了异心,暗地里联络将弁,托词北征,陈桥变起,黄袍加身,居然自做皇帝,拥兵还朝。

看官!你想七岁的小周王,二十多岁的周太后,无拳无勇,如何抵敌得住?眼见得由他播弄,驱往西宫,好好的半壁江山,霎时间被赵氏夺去,还说是甚么禅让,甚公历数,甚么保全故主,甚么坐镇太平,彼歌功,此颂德,差不多似舜、禹复出,汤、文再生。(中国史官之不值一钱,便是此等谀颂所累。)

这时正当五季以降,乱臣贼子抢壤数十年,得了一个逆取顺守、彼善于此的主儿

通俗演义

百姓都快活得很,那个去追究隐情?因此远近归附,好容易南收北抚,混一区夏,一番事情,两番做成,这真叫作时来福辏,侥幸成功呢。

偏是皇天有眼,看他传到八九世,降下一个劲敌,把他河北一带,先行夺去,仍然令他坐个小朝廷。康王南渡,又传了八九世,元将伯颜,引兵渡江,势如破竹。可巧南宋一线,剩了两三个小孩子,今年立一个,明年被敌兵掳去;明年再立一个,不到两年,又惊死了。遗下赵氏一块肉,孤苦伶仃,流离海峤,勉勉强强的过了一年,徒落得崖山覆没,帝子销沉。就是文、陆、张几个忠臣,做到力竭计穷,终归无益,先后毕命,一死谢责。可见得果报昭彰,天道不爽,凭你如何巧计安排,做成一番掀天揭地的事业,到了子孙手里,也有人看那祖宗的样子,不是巧取,便是强夺,惇人惇出,总归是无可逃避呢。(为世人作一棒喝,并非迷信之言。)不过恶多善少,报应必速;善多恶少,报应较迟。试看朱温、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郭威等人,多半是淫凶暴虐,善不敌恶,自己虽然快志,子孙不免遭殃,忽而兴,忽而亡,终计五季十三君,一古脑儿只四五十年。独两宋传了十八主,共有三百二十年,这也由赵氏得国以后,颇有几种深仁厚泽维系人心,不似那五季君主,一味强暴,所以历世尚久,比两汉只短数十年,比唐朝且长数

十年,等到山穷水尽,方致灭亡。这却是天意好善,格外优待呢!

小子闲览宋史,每叹宋朝的善政,却有数种:第一种是整肃宫闱,没有女祸:第二

种是抑制宦官,没有阉祸;第三种是睦好懿亲,没有宗室祸;第四种是防闲戚里,没有外戚祸;第五种是罢典禁兵,没有强藩祸。不但汉、唐未能相比,就是夏、商、周三代恐怕还逊他一筹。但也有两大误处:北宋抑兵太过,外乏良将:南宋任贤不专,内乏良相。辽、金、元三国,迭起北方,屡为边患。当赵宋全盛的时候,还不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后来国势日衰,无人专闽,寇兵一入,如摧枯拉朽一般,今日失两河,明日割三镇帝座一倾,主子被虏。到了南渡以后,残喘苟延,已成弩末,稍稍出了几员大将,又被那贼臣奸相,多方牵制,有力没处使,有志没处行,风波亭上,冤狱构成,西子湖边,骑驴归去。大家心灰意懒,坐听败亡,没奈何迎敌乞降,没奈何蹈海殉国。说也可怜,两宋三百二十年间,始终被夷狄所制,终弄到举国授虏,寸土全无,彼时惩前毖后的赵太祖,那里防得到这般收场?其实是人有千算,天教一算,若非冥冥中有此主宰,那篡窃得来的国家,反好长久永远,千年不败。咳!天下岂有是理吗?(总冒一段,仍归到篡窃之罪,笔大如椽,心细似发。)看官不要笑我饶舌,请看下文依次叙述,信而有征,才

知小子是核实陈词,并非安加褒贬哩。(稗官野乘,一同俯首。)

且说后唐明宗天成二年,洛阳的夹马营内,生下一个香孩儿,远近传为异闻。甚么叫作香孩儿呢?相传是儿初生,赤光绕空,并有一股异香,围裹儿体,经宿不散,因此叫作香孩儿。(从异闻入手,下笔突兀。)或谓后唐明宗李嗣源,继阼以后,每夕在宫

中焚香,向天拜祝,自言某本胡人,为众所推,暂承唐统,愿天早生圣人,为生民主,拨

乱反正,混一中原。谁知他一片诚心,感格上苍诞生灵异,洛阳的香孩儿,便是将来的真命天子,生有异征,也是应有的预兆。(香孩儿事见正史,虽或由史官谀颂,但崛起

为帝,传统三百年,当非凡人可比。)

究竟这香孩儿姓甚名谁?看官听着!便是宋太祖赵匡胤。(画龙点晴。)他祖籍涿州,本是世代为官,不同微贱。高祖名胱,曾受职唐朝,做过永清、文安、幽都的大令;曾祖名廷,历官藩镇,兼任御史中丞;祖名敬,又做过营、蓟、涿三州刺史;父名弘殷,少骁勇,善骑射,后唐庄宗时,曾留典禁军,娶妻杜氏,系定州安喜县人,治家严毅,颇有礼法,第一胎便生一男,取名匡济,不幸天逝,第二胎复生一男,就是这个香孩儿。

香孩儿体有金色,数日不变。(难道是罗汉投胎?)到了长大起来,容貌雄伟,性情豪爽,大家目为英器。乃父弘殷,历后唐、后晋二朝,未尝失职。香孩儿赵匡胤出人营中,专喜骑马,复好射箭,有时弘殷出征,匡胤侍母在家,无所事事,辄以骑射为戏。母杜氏劝他读书,匡胤奋然道:“治世用文,乱世用武,现在世事扰乱,兵戈未靖,儿愿娴习武事,留待后用,他日有机可乘,得能安邦定国,才算出人头地,不至虚过一生呢。”(人生不可无志,请看宋太祖自负语。)杜氏笑道:“但愿儿能继承祖业,毋玷门楣,便算幸事,还想甚么大功名、大事业哩!”匡胤道:“唐太宗李世民,也不过一将门之子,为什么化家为国,造成帝业?儿虽不才,亦想与他相似,轰轰烈烈做个大丈夫,母亲以为可好么?”杜氏怒道:“你不要信口胡说!世上说大话的人,往往后来没用,我不愿听你瞎闹,你还是读书去吧!”匡胤见母亲动怒,才不敢多嘴,默然退出。

怎奈天性好动,不喜静居,往往乘隙出游,与邻里少年驰马角射,大家多赛他不

过,免不得有妒害他的心思。一日,有少年某牵一恶马,来访匡胤。凑巧匡胤出来,见了少年,却是平素往来,互相熟识,立谈数语,便问他牵马何事。少年答道:“这马雄出得很,只是没人能骑,我想你有驾驭才,或尚能驰骋一番,所以特来请教。”匡胤将马一瞧,黄鬃黑鬣,并没有甚么奇异,不过马身较肥,略觉高大,便微晒道:“天下没有难骑的马匹,越是怪马,我越要骑他,但教驾驭有方,怕他倔强到那里去!”(后来驾驭武臣,亦是此术。)少年恰故意说道:“这也不可一概论的。的卢马常妨主人,也宜小心为是。”(遣将不如激将,少年亦会使刁。)匡胤笑道:“不能驭马、何能驭人?你看我跑一回罢!”少年对他嘻笑,且道:“我去携马鞍等来,可好么?”匡胤笑道:“要甚么马鞍等物。”说至此,即从少年手中,取过马鞭,奋身一跃,上马而去。

那马也不待鞭策,向前急走,但看他展开四蹄,似风驰电掣一般,倏忽间跑了五六里。前面恰有一城,城闺不甚高大,行人颇多,匡胤恐飞马人城,人不及避,或至撞损,不如阻住马头,仍从原路回来。偏这马不听约束,而且因没有衔勒,令人无从羁绊,国胤不觉焦急,正在马上设法,俯首凝思,不料这马跑得越快,三脚两步,竟至城闺。至匡胤抬起头来,凑巧左额与门楣相触,似觉微痛,连忙向后一仰,好一个倒翻筋斗,从马后坠将下来。(我为他捏一把冷汗。)某少年在后追蹑,远远的见他坠地,禁不住欢呼道:“匡胤,匡胤!你今朝也着了道儿,任你头坚似铁,恐也要撞得粉碎了。”正说着,蓦见匡胤仍安立地上,只马恰从斜道窜去,离了一箭多地。匡胤复抢步追马,赶上一程,竟被追着,依然耸身腾上,扬鞭向马头一拦。马却随鞭回头,不似前次的倔强,顺着原路,安然回来。少年在途次遇着,见匡胤面不改色,从容自若,不由的惊问道:“我

俗演

正为你担扰,总道你此次坠马,定要受伤,偏你却有这般本领,仍然乘马回来,但身上可有痛楚么?”匡胤道:“我是毫不受伤,但这马恰是性悍,非我见机翻下,好头颅早已撞碎了。”言罢,下马作别,竟自回去。某少年也牵马归家,无庸细表。

惟匡胤声名,从此渐盛,各少年多敬爱有加,不敢侮弄。就中与匡胤最称莫逆,乃是韩令坤与慕容延钊两人。令坤籍隶磁州,延钊籍隶太原,都是少年勇敢,倜傥不群,因闻匡胤盛名,特来拜访,一见倾心,似旧相识,嗣是往来无间,联成知己,除研究武备外,时或联辔出游,或校射,或纵猎,或蹴鞠,或击球,或作樗蒲戏。某日,与韩令坤至土室中,六博为欢,正在呼么喝卢的时候,突闻外面鸟雀声喧,很是嘈杂,都不禁惊讶起来。匡胤道:“敢是有毒虫猛兽经过此间,所以惊起鸟雀,有此喧声?好在我等各带着弓箭,尽可出外一观,射死几个毒虫、几个猛兽,不但为鸟雀除害,并也为人民免患韩兄以为何如?”令坤听了,大喜道:“你言正合我意。”(一主一将,应寓仁心。)当下停了博局,挟了弓矢,一同出室,四处探望,并没有毒虫猛兽,只有一群喜雀,互相搏斗,因此噪声盈耳。韩令坤道:“雀本同类,犹争闹不休,古人所谓雀角相争,便是此意。”匡胤道:“我等可有良法,替他解围?”令坤道:“这有何难,一经驱逐,自然解散了。”国胤道:“你我两人,也算是一时好汉,为甚么效那儿童举动,去赶鸟雀呢?”令坤道:“依你说来,该怎么办?”匡胤道:“两造相争,统是狠戾的坏处,我与你挟着弓箭,正苦没用,何妨弹死几只暴雀,隐示惩戒。来!来!你射左,我射右,看那个射得着哩!”令坤

依言,便抽箭搭弓,向左射去。匡胤也用箭右射。飕飕的发了数箭,射中了好几只,随箭坠下,余雀统已惊散,飞逃得无影无踪了。(除暴之法,均可作如是观。)

两人方橐弓戢矢,忽又听得一声怪响从背后过来,仿佛与地震相似,急忙返身后顾,那土室却无缘无故坍塌下来。令坤惊讶道:“好好一间土室,突然坍倒,正是出人意外。亏得我等都出外弹雀,否则压死室中,没处呼冤呢!”匡胤道:“这真是奇极了!想是你我命不该死,特借这雀噪的声音,叫我出来,雀既救我的命,我还要他的命,这是大不应该的。现在悔已迟了,你我不如拾起死雀,二一掩埋才是。”(莫非仁术。)令坤也即允诺,当将死雀尽行埋讫,然后分手自归。

会晋亡汉继,中原一带,多被辽主蹂躏,民不聊生。匡胤年逾弱冠,闻着这种消息,未免优叹,恨不得立刻从军,驱除大敌。既而辽主道殁,辽兵北去。(事见五代史,故此处从略。)匡胤父弘殷,已为匡胤聘定贺女,择吉成婚。燕尔新欢,自在意中,免不得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到了汉乾祐中,(隐帝时。)弘殷出征凤翔,战败璟,积功耀都

指挥使。匡胤未曾随征,在家闲着,又惹起一腔壮志,便欲辞母西行。乃母杜氏,不肯照允,他竞潜身外出,直往襄阳,在途寄信回家,劝慰母妻,那母妻才得知晓,但已无法挽留,只好听他前去。

匡胤初经远游,未识路径,本拟向西从父,不意走错了路,反绕道南行,及自知有

误,索性将错便错,顺道行去。所苦随身资斧,带得不多,行至襄阳,一无所遇,返将川

资一概用尽。关山失路,日暮途穷,那时进退维谷,不得已投宿僧寺。僧徒多半势利,看他行李萧条,衣履黯敝,已料到是落魄征夫,乐得白眼相对,当下哗声逐客,不容羁

留。国胤没法,只好婉词央告,借宿一宵,说至再三,仍不得僧徒允洽,顿时忍耐不住便厉声道:“你等秃奴,这般无情,休要惹我懊恼!”一僧随口戏应道:“你又不是个皇帝,说要甚么,便依你甚么?我今朝偏不依你,看你使出什么法儿!”道言未绝,那右足上已着了一蹋,不知不觉的倒退几步,跌倒地上。旁边走过一僧,叱匡胤道:“你敢是强徒吗?快吃我一拳!”说时迟,那时快,这僧拳已向匡胤胸前猛击过来。匡胤不慌不忙,轻轻的伸出右手,将他来拳接住,喝一声:“去!”那僧已退了丈许,扑塌一声,也向地上睡倒了。还有几个小沙弥,吓得魂不附体,统向内飞奔。不一时走出了一个老僧,衲衣锡杖,款款前来。匡胤瞧将过去,却是庞眉皓首,癯骨清颜,比初见的两僧,大不相同,不由的躁释矜平,竦然起敬。小子有诗咏那老僧道:

莫言方外乏奇人,参透禅关悟夙因愿借片帆风送力,好教真主出迷津。欲知老僧如何对付,且至下回表明。

看本回一段总冒,已将宋朝三百年事,包括在内。所谓振衣揭领,举网定纲,以视俗本小说,空空洞洞的说了几句套话,固自大相径庭矣。后半叙入宋太祖出身,都是依据正史,不涉虚诞,偏下笔独有神采,令人刮目相看,是盖具史家、小说家之二长,故能隽妙若此。古人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吾于作者亦云。

遇异僧幸示迷途

第二回

扫强敌连擒渠帅

却说寺中有一老僧,出见匡胤。匡胤知非常僧,向他拱手。老僧慌忙答礼,且道:“小徒无知,冒犯贵人,幸勿见怪!”匡胤道:“贵人两字,仆不敢当。现拟投效戎行,路经贵地,无处住宿,特借宝刹暂寓一宵。那知令徒不肯相容,并且恶语伤人,以至争执,亦乞高僧原谅!”老僧道:“点检作天子,已有定数,何必过谦。”匡胤听了此语,莫名其妙,便问点检为谁。老僧微笑道:“到了后来,自有分晓,此时不便饶舌。”(埋伏

后文。)说毕,便把坠地的两僧,唤他起来,且呵责道:“你等肉眼,那识圣人?快去将客房收拾好了,准备贵客休息。”两僧无奈,应命起立。老僧复问及匡胤行囊,匡胤道:“只有箭囊弓袋,余无别物。”老僧又命两徒携往客房,自邀匡胤转人客堂,请他坐下,并呼小沙弥献茶。待茶已献人,才旁坐相陪。匡胤问他姓名,老僧道:“老衲自幼出家,至今已将百年,姓氏已经失记了。”(正史不载老僧姓氏,故借此略过。)匡胤道:“总有一个法号。”老僧道:“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老僧尝自署空空,别人因呼我为空

通俗演

空和尚。”匡胤道:“法师寿至期顾,道行定然高妙,弟子愚昧,未识将来结局,还乞法师指示。”老僧道:“不敢,不敢。夹马营已呈异兆,香孩儿早现奇征,后福正不浅哩!”匡胤听了,越觉惊异,不禁离座下拜。老僧忙即避开,且合掌道:“阿弥陀佛,这是要折杀老衲了。”匡胤道:“法师已知过去,定识未来,就使天机不可泄漏,但弟子此时,正当落魄,应从何路前行,方可得志?”老僧道:“再向北行,便得奇遇了。”匡胤沉吟不答,老僧道:“贵人不必疑虑,区区资斧,老衲当代筹办。”(有此奇僧,真正难得。)匡胤道:“怎敢要法师破费。”老僧道:“结些香火缘,也是老衲分内事。今日在敝寺中荒宿一宵,明日即当送别,免得误过机缘。”说至此,即呼小沙弥至前,嘱附道:“你引这位贵客,到客房暂憩,休得怠慢!”小沙弥遵了师训,导匡胤出堂。老僧遴出门外,向匡胤告辞,扶杖自去。

匡胤随至客房,见床榻被褥等都已整设,并且窗明几净,饶有一种清气,不觉欣慰异常。过了片刻,复由小沙弥搬入晚餐,野簌园蔬,清脆可尝。匡胤正饥肠辘辘,便龙吞虎饮了一番,吃到果腹,才行罢手。待残肴撒去,自觉身体疲倦,便睡在床上,向黑甜乡去了。一枕初觉,日已当窗,忙披衣起床,当有小沙弥入房,伺候盥洗,并进早餐。

餐毕出外,老僧已扶杖伫候。两下相见,行过了礼,复相偕至客堂,谈了片刻。匡胤即欲告辞,老僧道:“且慢!老衲尚有薄酒三杯,权当饯行,且俟午后起程,尚为未晚。”匡胤乃复坐定,与老僧再谈时局,并问何日可致太平。老僧道:“中原混一,便可

太平,为期也不远了。”匡胤道:“真人可曾出世?”老僧道:“远在千里,近在眼前,但总要戒杀好生,方能统一中原。”(赵氏得国之由,赖此一语。)匡胤道:“这个自然。”两下复纵论多时,但见日将亭午,由小沙弥搬进素肴,并热酒一壶,陈列已定,老僧请匡胤上坐,匡胤谦不敢当,且语老僧道:“蒙法师待爱,分坐抗礼,叨惠已多,怎敢僭居上位哩?”老僧微晒道:“好!好!目下蛟龙失水,潜德韬光,老衲尚得居主位,贵客还末僭越,老衲倒反僭越了。”(语中有刺。)言毕,遂分宾主坐下。随由老僧与匡胤斟酒,自己却用杯茗相陪,并向匡胤道:“老衲戒酒除荤,已好几十年了,只得用茶代酒,幸勿见罪!”匡胤复谦谢数语,饮了几杯,即请止酌。老僧也不多劝,即命沙弥进饭。匡胤吃了个饱,老僧只吃饭半碗。当由匡胤动疑,问他何故少食?老僧道:“并无他奇,不过服气一法。今日吃饭半碗,还是为客破戒哩。”匡胤道:“此法可学否!”老僧道:“这是禅门真诀,如贵客何用此法。”(天子玉食万方,何必辟谷。)匡胤方不多言。老僧面命沙弥撤肴,一面命僧徒取出白银十两,赠与匡胤。匡胤再三推辞,老僧道:“不必,

不必!这也由施主给与敝寺,老衲特转赠贵客,大约北行数日,便有栖枝,赆仪虽少,已足敷用了。”匡胤方才领谢。老僧复道:“老衲并有数言赠别。”匡胤道:“敬听清海!”老僧道:“遇郭乃安,历周始显,两目重光,囊木应谶。这十六字,请贵客记取便了。”匡胤茫然不解,但也不好絮问,只得答了领教两字。当下由僧徒送交箭囊弓袋,

匡胤即起身拜别,并订后约道:“此行倘得如愿,定当相报。法师鉴察未来,何时再得

重聚?”老僧道:“待到太平,自当聚首了。”(太平二字,是隐伏太平年号。)国胤乃挟了箭囊,负了弓袋,徐步出寺,老僧送至寺门,道了“前途珍重”一语,便即人内。

匡胤遵着僧嘱,北向前进,在途饱看景色,纵观形势,恰也不甚寂寞。至渡过汉水,顺流而上,见前面层山叠嶂,很是险峻,山后隐隐有一大营,依险驻扎,并有大旗面,悬空荡漾,烨烨生光。旗上有一大字,因被风吹着,急切看不清楚。再前行数十步,方认明是个“郭”字,当即触动观念,私下自忖道:“老僧说是·遇郭乃安'莫非就应在此处么?”(回顾前文。)便望着大营,抢步前趋。不到片刻,已抵营前。营外有守护兵立着,便向前问讯道:“贵营中的郭大帅,可曾在此么?”兵士道:“在这里。你是从何处来的?”匡胤道:“我离家多日了。现从襄阳到此。”兵士道:“你到此做甚么?”国胤道:“特来拜谒大帅,情愿留营效力。”兵士道:“请道姓名来!”国胤道:“我姓赵名国胤,是涿州人氏,父现为都指挥使。”兵士伸舌道:“你父既为都指挥,何不在家享福,反来此投军?”匡胤道:“乱世出英雄,不乘此图些功业,尚待何时?”(壮士听着!)兵士道:“你有这番大志,我与你通报便了。”

看官!你道这座大营,是何人管领,原来就是后周太祖郭威。他此时尚未篡汉仕汉为枢密副使。隐帝初立,河中、永兴、凤翔三镇相继抗命。李守贞镇守河中,尤称桀骜,为三镇盟主。郭威受命西征,特任招慰安抚使,所有西面各军,统归节制,此时正发兵前进,在途暂憩。凑巧匡胤遇着,便向前投效。至兵士代他通报,由郭威召入,见他面方耳大,状貌魁梧,已是器重三分。当下问明籍贯,并及他祖父世系。匡胤应对详明,声音洪亮。郭威便道:“你父与我同寅,现方报绩凤翔,你如何不随父前去,反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