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由什么组成化学元素的奇妙世界pdf电子版|百度网盘下载

时间: 2022-05-06 03:51:03  133 原子 原子 化学元素

编辑评论:

118种化学元素背后的故事,全面解读已发现的118种化学元素,带你走进奇妙的微观世界!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化学元素的奇妙世界是一本教你快速掌握每种化学元素性质的捷径的书。是学生和渣男必备的书。比化学课本还有趣!

万物的组成是什么化学元素的奇妙世界pdf电子版

所有材料的电子预览

图书特色

★推荐1.《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收录了118种元素的发现历史、用途、制备方法、生物效应和危险性、化学性质等,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内容通俗易懂,非常有趣,可以作为学校化学课的补充读物。

★推荐2.一切都是化学。书中介绍了化学元素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让孩子们明白,化学元素不是一堆科学家能看懂的新词和密码,它们真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推荐3.书中穿插了很多关于化学元素的短篇小说,既能拓展课外知识,又能享受乐趣。

目录

最轻的氢001

惰性惰性氦004

苏打水中的锂 007

宝石中的铍011

硼和 20 骡子 013

生命的火花 - 碳 015

“笑气”中的氮019

维持生命的氧气022

防蛀氟026

霓虹灯和五颜六色的霓虹灯 029

厨房里的美味——钠 032

植物的好朋友——镁035

昂贵的铝制餐具 038

沙子041制成的硅片

恶魔元素-磷044

臭硫磺048

消毒专家-氯050

未知的氩 052

植物营养液-钾055

钙有助于骨骼更健康 058

珍贵的稀土元素-钪060

钛更亮062

炼钢的好伙伴——钒064

铬和彩色油漆 066

古黑漆-锰068

形成地球磁场的铁070

蓝妖精 - 钴 072

一枚小镍币074

铜的新时代 076

世界遗产 - 锌屋顶 079

淘气的镓勺081

传说中的锗洞083

号称“传承粉”的砷085

吃不饱吃亏——硒088

紫色气体-溴090

超人的克星 - 氪石 092

超级活泼的铷 094

锶元素 096,使火焰变成红色

从月球带回来的钇098

假钻石 - 锆石 100

过去的灯丝 - 铌 102

坦克装甲——钼钢合金104

第一个“人造”元素——锝106

金笔尖上的钌 108

环保小能手——铑110

白金-钯112

命运银 114

画家最喜欢的颜料 - 镉 116

爱“哭”的铟 118

导致灾难的锡 120

彩妆“眼影粉”——锑122

全球稀缺资源 - 碲 124

神秘药物——碘126

惰性气体 - 氙 128

Cesium 130 定义“1 秒”

不愉快的钡132的回忆

“镧系元素”家族 135

关于铪 147 的重要发现

Ta和盗贼王150

目前的灯丝——钨152

铼154引起的误解

最硬的纯金属——锇156

铱和恐龙灭绝的原因 158

结婚戒指上的铂金 161

从水底救金163

水星“名声”的变化165

最强毒——铊167

首席科学家和说谎的科学家 169

用于“珍珠”的铋 172

放射性谋杀 - 钋 175

砹和不归国的科学家 177

令人担忧的气体 - 氡 179

Franconium 181 具有卓越的性能

镭183在黑暗中发光

“锕系”家族的锕185

“锕系”家族的钍 187

锕系“锕189”族

锕系铀 191

镎193,“锕系”家族

锕系钚 194

“人造元素”家族196

后记 200

作者介绍

[中文]詹姆斯·拉塞尔

剑桥大学哲学和批判理论研究生学位,并在英国开放大学任教。出版书籍有:《火星探测器指南》、《生活大爆炸》、《百万美元数学》等。

看完后万物的组成是什么

铋在19世纪被用于化妆品中:将铋溶解在硝酸中,倒入水中,会产生一种白色的片状物质,称为氯氧化铋,称为“珍珠白”,可制成面部粉末.珠光白的毒性远低于铅白,但由于燃烧煤炭产生的硫污染,在城市中往往会变成棕色。铋是一种又重又脆的金属,通常用于制造 White J 等合金。铋与镉和锡形成低熔点合金,用于制造熔断器或焊料。如今,氯氧化铋仍用于化妆品中以产生珠光效果。氧化铋用于制造黄色颜料。碳酸铋有...

前言阅读

“化学天才”门捷列夫

元素周期表是过去 200 年来最具变革性的科学发现之一。在 1860 年代初期,人们相信原子论,认为元素是由原子构成的。为了探索和研究这些已知元素,俄罗斯天才化学家德米特里·门捷列夫(Dmitry Mendeleev,1834-1907)将这些已知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成一张简单的图表。就这样,不用任何科学仪器和实验,只用一支笔和一张纸,元素周期表就诞生了。

当时就知道物质是由元素构成的,确认存在62种元素,构成这些元素的原子都有自己的质量数。所谓原子质量数是指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因为核外电子的质量很轻,所以在计算当时的原子质量时通常会忽略核外电子的质量。

门捷列夫根据原子质量数排列了 62 种元素。然后他意识到,在这条线上,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于是,门捷列夫将这长一排的化学元素拆分成较短的一排,并将相似的元素排列在同一列的上下位置,这就是他提出的元素周期表的第一个元素。版本。在这个版本中,左起第一列中的元素包括锂、钠和钾——这三者的共同点是它们在室温(通常在 20°C 左右)下是固体,容易失去光泽,并且不相容与水。混合时剧烈反应。

后来门捷列夫发现元素的这些相似属性总是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出现。他总结了元素相似性质的周期性,并提出了“周期定律”。这些相似的性质包括电负性、电离能、金属性质和反应性。

1869 年,门捷列夫发表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随着研究的进展,他偶尔会调整阵列,打破某些元素的固有顺序,有时还会在元素周期表中留下空白点。比如在原表中,砷的位置在第4期第13族,但门捷列夫认为砷的性质更接近第15族的元素,所以将砷移到第15族,并将该行移至第 15 组。家庭 13 和 14 的座位空缺。

元素镓和锗的发现证实了元素周期表的伟大之处,因为这两种元素的特性完美地融入了砷前面保留的空白空间。在接下来的 150 年里,越来越多的元素如氩、硼、氖、钋和氡被发现或合成,每一种元素在表中都有固定的位置。目前元素周期表中有 118 种元素。

虽然门捷列夫根据元素的性质对元素周期表进行了简单的重新排列,但在他的一生中,元素周期表仍然是按相对原子质量排序的。直到 1913 年,亨利·莫斯利 (Henry Moseley) 才证明,排序元素的潜在基础不应该是相对原子质量,而是“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原子中的质子数,质子带正电荷,所以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带正电荷的数量。后来发现,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与质子数相同,使原子整体不带电。 Mosley 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重新排列的表格中出现更多空白,还有更多未知元素需要探索。

现在已经证实,原子序数,或者说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元素的种类,但是中子的数量也很重要。由于中子数量的不同,存在相同元素的同位素。例如,只有一个质子的原子统称为氢原子,自然界中的氢以氕、氘、氚三种同位素的形式存在。最常见的是不含中子的氕、含有一个中子的氘原子和含有两个中子的氚原子。它们还具有合成更多同位素的潜力,如果氚被氘核轰击,则可以产生原子中具有一个质子和三个中子的第四种同位素。这种同位素在自然界中极不稳定,会迅速衰变为天然同位素。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可以预测未发现的物质,让化学家更好地了解原子本身。他们意识到,同一时期或同一族元素的相似性取决于原子的内部结构。原子中的电子是分层排列的,每一层能分布的电子数量是有限的。第一层最多只能排列两个电子,第二层和第三层最多只能排列八个电子。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外层电子轨道逐渐被电子填满,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同价)。原子核外电子的数量和排列方式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原子获得和失去电子并重新结合形成不同的分子。最外层电子饱和的元素,如氦、氖、氩等,在性质上是稳定的,不太可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具有不饱和最外层电子的元素具有更活跃的化学性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相同数量的电子,如果排列方式不同,也会导致原子键合方式的差异。例如,金刚石、无烟煤和石墨是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都是由碳原子组成,但由于原子间的键合方式不同,其性质完全不同。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宇宙的理解都是基于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就像一把重要的钥匙,引领我们开启奇妙的微观世界。元素周期表的诞生和发展,是在原子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上实现的。

原子理论在 19 世纪得到广泛接受,其创造者约翰·道尔顿作为业余科学家是天才。他经常是对手,被英国大多数大学拒绝,然后跟随盲人哲学家约翰·高夫学习。出于经济原因,道尔顿不得不离开激进的曼彻斯特“新学派”,但他并没有放弃实验研究,在天气预报、气体运动、色盲等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道尔顿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无疑是原子理论。道尔顿首先提出了“原子量”的概念,以寻找可预测的和有规律的元素组合方式(例如,构成化合物的各种元素的确定性比率)。 1810 年,他确定了氢、氧、氮、碳、硫和磷的原子量。

道尔顿发现每个特定单个原子的质量是固定的,为随后几十年的化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导致了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

现在我们对原子理论和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和重要性有了一些了解,让我们按照原子序数对 118 种已知元素进行一次令人难以置信的化学之旅。

蜡烛为什么会燃烧?为什么火焰是黄色的?这些问题让我小时候对化学很感兴趣。如果你有兴趣,你会继续关注并做得更好。

——吉野明(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化学元素来来去去。因此,学习化学有助于我们接受变化和“无常”的概念,加深我们对世界和生活的理解,去除“自我”,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

——周奇峰(高分子化学家、教育家)

化学元素是宇宙万物的基础,也是地球的物质基础。要研究化学工业史,研究化学史,就要从化学元素的研究入手。

——叶铁林(中国化工协会无机酸碱盐专业委员会顾问,科普作家)

化学不仅是一门实验科学,而且是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对物质世界的研究。作为学生化学的启蒙者,必须引导学生深入微观世界。

——王都年(北京市十一校化学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