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点:全球变局下中国经济的增长路径PDF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时间: 2022-05-03 01:13:46  23 地方政府举债 地方政府举债 经济学家

编辑评论:

新点:全球变化下中国经济的增长路径作者关庆友,著名经济学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如是资本创始合伙人。民生证券原副院长、研究院院长。国改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小璐。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周小川。

新点:全球变化下的中国经济增长路径 PDF电子书下载

编辑推荐

国内30家权威机构共同解读经济热点,判断经济走势:

中美战略竞争将如何收场?

未来中国经济要不要“保6”?

中国金融、房地产、传统制造业等领域正面临哪些变化和问题?

未来国际竞争格局将如何演变?

讨论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为公司、投资者和企业家提供指导:

政策变化会给贸易、投资和企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和机遇?

中小企业难以经营的中长期因素有哪些?如何利用政府的各项扶持政策?

未来的投资者和企业家可以瞄准哪些潜在领域?

各行业如何围绕新供给、新需求实现创新转型?

简介

新冠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如何获救?

中美战略竞争有哪些新趋势?

中国在金融、房地产、传统制造业等领域面临哪些变化?

面对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我们该如何寻找出路?

本书汇集国内多位经济、贸易、金融领域知名专家,聚焦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困难和增长点,就外贸等话题分享独到见解关系、宏观经济前景、金融创新与改革,全景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和问题,判断新形势下中国未来宏观经济前景,从政策制定、产业创新和转型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投资趋势和企业管理。

目录

第一章宏观经济之争:中国经济该不该“保六”?

久别重逢:中国经济有快有慢/003

到 2020 年:不确定性的代价 / 012

2020:中国经济需要“保6”吗? /020

“潜在增长率之谜”与“保护6”之争/024

您如何看待未来的经济形势? /035

如何解决房价问题/047

第二章问题与突破:资本市场的危机与机遇

金融市场如何帮助先进制造业/061

美国再工业化努力的启示/067

中国是否面临债务危机/074

如何扭转外国直接投资的下降趋势/078

再融资体制改革面临的六个现实问题/085

负利率政策的逻辑/092

人口结构大趋势下的社会经济发展/106

优化人口空间结构推动新工业革命/109

第三章创新与转型:金融改革如何发挥作用?

以制度创新迎接国际竞争格局演变/127

金融创新与改革的挑战/133

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加强金融科技监管/138

大数据与新一轮城镇化/144

如何发展数字经济/150

推动ESG在中国市场的发展/166

推动知识产权治理转型/172

第四章:寻找新点:新周期中国经济的增长路径

乌云密布的金边:探寻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未来/185

加强全球央行间协调合作机制/194

中国经济走向何方/199

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新起点/210

激发健康产业发展新动能/219

中小微企业发展/227

精彩的书摘

久别重逢:中国经济有快有慢

关庆友 经济学家、如时金融研究院院长、如时资本创始人

21世纪初以来,中国经济可分为三个发展周期:第一个周期是从2001年加入WTO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现阶段中国的发展主要依靠扩大外需,成为最大的“世界工厂”;第二个周期是从金融危机到2016年金融泡沫的顶峰。现阶段,中国的发展主要依靠扩大内需。我们创造了全球最火热的房地产销售和投资记录,最完善的高铁基础设施网络,拥有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和最多的智能手机,成为众多领域最大的“世界市场”;第三个周期是从2017年金融出清到现在,政策收紧,回归基本面,经济陷入衰退。市场晚出清,金融市场一片雷雨。此次出清,其实是对传统开发模式的告别。从历史经验来看,清算周期远未结束,将是“漫长的告别”。

我们分三个部分讲述这个故事:

第 1 部分,蓬勃发展: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 20 年。系统回顾了过去二十年前所未有的外需和内需扩张是如何推动中国经济腾飞的。

第二部分,注定的告别:中国经济的一个极其困难的障碍。分析中国经济面临的核心问题,与过去相比,为什么要说再见。

第三部分,长开关:快清和慢清的选择。告别过程是快还是慢?从国际经验看,快清和慢清都有成功和失败的先例。中国最终会走哪条路?

快速增长:中国“最快”的 20 年

第一个周期:2001-2008,激活外部需求,成为最大的“世界工厂”。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制造”加速走向世界,外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这个周期内,中国经济增速从2001年的8.3%飙升至2007年的14.2%,出口平均增速为29%。 2001年出口占GDP的比重约为20%,净出口对GDP的贡献为负。五年后,这两个数字达到了近20年(2006年GDP增​​长)35%和1.9%的最大值。快 12.7%)。从全球看,2000年中国出口额仅占世界的3.8%,落后于美国的12%、德国的8%、日本的7%、法国的5%、英国的4%; 2009 2010年,中国超过美国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出口额占全球比重提高到10%。

当然,世贸组织只是一个标志,外需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实际上受益于两个红利:

一是外部全球化红利。 198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分工逐渐清晰,全球出口占GDP的比重从1986年的13%上升到2007年的25%的高位。主要原因是:1、主要经济 2、信息技术革命的爆发,一方面从技术层面支撑了全球贸易,另一方面加速了市场分工的形成,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另一个是内部人口红利。自 1970 年代以来,中国的劳动力迅速增加,到 2005 年几乎是世界上最高的。廉价劳动力吸引了大量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行业来华投资办厂。例如,从 2000 年到 2005 年,耐克 40% 的鞋是在中国生产的。

第二个周期:2009-2016年,扩大内需,成为最大的“世界市场”。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出口引擎停滞不前。一方面,全球外部经济增长乏力,各国举步维艰;另一方面,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力开始下降,出口产业开始向海外转移。迫于压力,我们被迫将精力转向国家,开始沿着房地产、金融、基础设施、消费四条线拉动内需。这四大引擎近年来全面爆发,带动中国经济持续飙升。

第一个引擎是房地产,这是由前所未有的房地产刺激政策和家庭部门杠杆率增加所点燃的。近10年来,中国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城镇化率显着提升,是房地产做强的根本基础。但真正让房地产疯狂的是一轮又一轮的货币政策和房地产刺激政策。 《中国工人阶级信用发展报告》显示:一方面,政策不断放松。 2008-2009年、2011-2012年、2014-2015年,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经过三轮刺激,中国各个城市的房价普遍上涨了至少2倍,房价在一线城市一直在飞速发展。北京房价从2008年的最高点到2017年上涨了近10倍。另一方面,住户部门的杠杆率明显上升,从2008年的17.9%上升到2017年9月的52.6%。经过10年的暴涨,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几乎是全球最高的,房价收入比位居全球前3、 2008年之后,房地产及其产业链对GDP的贡献率也快速上升,2013年达到17.8%的峰值,远超美国、日本和欧洲主要国家。

第二个引擎是金融,受到前所未有的货币宽松和监管自由化的推动。金融危机后,全球主要央行开始以零利率和量化宽松(QE)的形式实施非常规的货币宽松政策。 2008-2009、2011-2012、2014-201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7.47%下降到4.35%。 2008年至2017年,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一直高于美国、日本、欧洲央行,位居世界第一。货币宽松是金融业发展的燃料,但还不够。金融监管相对宽松才是真正的导火索。过去10年,金融创新的速度远超监管。许多新兴的金融业务和业态在几乎没有监管的状态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最典型的例子是P2P。从2012年到2015年,中国涌现出上千个P2P平台,甚至超过了美国,但直到2015年P2P监管体系才得到明确。也就是说,大部分平台都在“裸奔”。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监管环境下,金融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5年达到高峰。

第三个引擎是基础设施。点燃这个引擎的,是以“四万亿元”为代表的地方政府杠杆。本来是不允许地方政府举债的,但在2009年“四万亿”之后,出于稳增长的需要,地方政府举债的缰绳被彻底割断。中央政府不允许地方政府举债,因此地方政府设立了各种地方融资平台进行融资。起初,它们是银行贷款。后来,当额度不够时,他们开始用信托作为“渠道”融资。银监会后来限制了信托渠道,银行也通过券商、基金子公司等绕过监管。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