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材 职业教育新形态理实一体化精品系列教材 饭店服务礼仪教程》王丹凤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4-28 11:06:11  4 理实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 互联网+

图书名称:《互联网+教材 职业教育新形态理实一体化精品系列教材 饭店服务礼仪教程》

【作 者】王丹凤编
【丛书名】互联网+教材 职业教育新形态理实一体化精品系列教材
【页 数】 185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21.01
【ISBN号】978-7-5682-9466-9
【价 格】36.00
【参考文献】 王丹凤编. 互联网+教材 职业教育新形态理实一体化精品系列教材 饭店服务礼仪教程.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21.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互联网+教材 职业教育新形态理实一体化精品系列教材 饭店服务礼仪教程》内容提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饭店业正以勃勃生机走向世界。饭店不仅需要大量的能熟练进行实际操作的人才,更需要他们以优雅的举止、礼貌的谈吐、得体的着装、整洁的仪容、规范的操作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这就要求饭店的服务人员要学习服务礼仪,改善个人的形象,使自己的仪表仪容、气质风度、言谈举止符合礼仪规范,提高饭店的服务水平及标准,体现饭店服务的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满足客人的个性化要求。本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打造饭店业优质服务形象。 本书参考了大量有关国内外礼仪方面的书籍和资料,从饭店服务职业的特点出发,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特点,结合饭店服务实际工作和职业教育学校饭店服务礼仪课程的教学实践,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推动职业教育又快又好地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本着“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使学生掌握饭店服务礼仪的基本知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岗位型”人才,力求体现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学生步人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配有大量视频资源.不仅便于学生了解和岗位相关的一些常识,更有利于其为客人提供更贴心周到的个性化服务。

《互联网+教材 职业教育新形态理实一体化精品系列教材 饭店服务礼仪教程》内容试读

单元一认识礼仪与饭店服务礼仪

但学习目标

1.了解礼仪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有关礼仪的概念。

2.认识礼仪的含义、原则和特征。

3.认识礼仪的功能和作用。

4.掌握礼仪的基本内涵。

5.掌握酒店服务礼仪的重要意义。

6.掌握酒店服务礼仪是服务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礼者,敬人也。”(《荀子·礼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礼仪素养的人,首先就是会尊重他人,以他人为尊。”我国素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讲究文明礼貌,既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标志,也体现了酒店的基本服务标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酒店业被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认可。酒店接待礼仪方面的标准日益规范化,意味着酒店员工的服务礼仪水平必须紧跟社会发展前进的步伐,酒店员工服务礼仪学习是不可避免也是极其重要的。酒店服务人员的服务礼仪是酒店服务质量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提高服务人员服务质量的重要条件。

1

饭店服务礼仪教程:::::::::::::E::::

任务一了解中华礼仪文化

酮案例导入

一名美国游客在泰国的曼谷度假。清晨酒店一开门,一名漂亮的泰国小姐微笑着和他打招呼:“早上好,杰克先生。”这位美国游客非常惊讶,没有想到楼层服务人员竞然知道自己的名字。服务人员解释说:“杰克先生,我们每层的当班都要记住每个房间宾客的名字。”美国宾客因此非常高兴。

在服务人员的带领下,杰克来到餐厅就餐,服务人员上菜时,都尊敬地称呼他“杰克先生”。这时上来一盘点心,因为是第一次见,杰克就好奇地问站在旁边的服务人员:“中间这个绿色的是什么?”那个服务人员看了一下,后退一步并作了解释。当杰克又提问时,她上前又看了一眼,又后退一步才作回答。原来后退一步是为了防止她的口水溅到菜里。

当杰克退房准备离开酒店时,酒店服务人员把收据折好放在信封里,在还给他的时候说:“谢谢您,杰克先生,真希望第六次再看到您。”原来这次是他第五次去泰国曼谷。

酒店产品的核心是优质的服务,酒店服务礼仪是在基本礼仪修养的基础上,作为企业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所具有的规范和准则,是酒店为宾客提供舒适服务的基本要求。

阀一、礼仪的基本内涵

(一)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行为规范,它不是随意凭空臆造的,

也不是可有可无的。酒店从业者了解礼仪的起源,有利于其认识礼仪的本质,自觉地按照礼仪规范的要求进行酒店工作。

关于礼仪的起源,有一种观点认为,礼仪产生于原始社会,礼仪的起源

2●》

E::E:E:E:E::日单元一认识礼仪与饭店服务礼仪

起源于祭祀。古时候,祭祀活动不能随意地进行,它必须严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序、一定的方式进行,有严格的程序和举止要求,含有敬畏之意。礼仪是为表达自身感情而存在的。在没有礼仪存在的时候,人们祭祀天地根本无法表达心中的敬畏,后来才出现了礼仪,如同语言一般,是因为需要才产生的。再后来拓展为开始向长辈行礼来表达自身的敬意,存有敬意施礼才是真正的礼。

到了封建社会,“礼”便演变成一种臣服的礼节。由此可见,“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时代的特点,起到了维护统治阶级等级关系的作用。“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礼仪已进入成熟阶段。

到了近代,“礼”又发展到了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当今国际上通用的一些重要礼节很多都是这个时期留下来的。例如,鸣礼炮21响是最高的致敬礼节。

综上所述,“礼”起源于原始社会,形成发展于封建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贸易的发展,国际社会交往进一步加强,作为人类文明标志的“礼”也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并在各行各业中体现出来。

从礼仪的起源可以看出,礼仪是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为了维护一种稳定的秩序,为了保持一种交际的和谐而应运产生的。

所以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哪种岗位,我们都要以最恰当的方式去待人接物。这个时候“礼”就成了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礼仪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艺术,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礼仪是人际关系和工作管理中必须遵守的一种惯例。

(二)中华礼仪,源远流长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原始的民族礼仪,是在先民们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

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生存条件极其险恶,原始先民处于各种压力之下,他们对火山、地震、洪水、电闪雷鸣等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因此,先民除了采用积极的方法来抵御各种外界的威胁之外,还采用了消极的方法来求得自身的安全。由于对天地鬼神的惧怕、敬畏,先民会举行一些仪式,用物品来祭拜鬼神。祭祀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礼仪行为。各种各样的祭祀仪式实际上是与各种不同的礼仪要求联系在一起的。在先民反复的祭祀过程中,祭祀的各种程序及方法逐渐完善和固定下来,礼仪也就应运而生。

我国礼仪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人类学家推断,早在25000年前,中国人

3

饭店服务礼仪教程EE:E日:::E

的祖先就有埋葬死者撒赤矿粉的原始宗教仪式。在山顶洞人文化中就有了“礼”的痕迹,那时的葬制和随葬品说明了先人在丧葬时,也有一定的礼仪形式。

尧、舜时代已具国家雏形,是国家形成的前夕,那时礼的系统已经比较严密了。到了夏、商、周三代,礼仪的典章化、制度化已经相当完善了,而且礼仪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周文王的弟弟周公旦,应是制礼第一人。春秋末年,孔子奠定了儒家学说在传统礼仪文化的核心地位,核心思想“仁爱及人”一直影响至今。《仪礼》《礼记》《周礼》三部典籍成为后儒的经书,总称“三礼”,其全面直观地阐述了传统礼仪文化的内容。儒家传统礼仪虽然起到了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以“三纲

五常”等封建思想糟粕为核心的礼仪,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随着20世纪初辛亥革命的爆发,导致了新文化运动的全面推行。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一场彻底的思想启蒙运动,它在伦理道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它为代表的中国礼仪革命,抛弃了封建主义旧礼教中的糟粕,继承和发扬了以对人尊重为处世原则,以自由、平等为基础的中国传统礼仪的精髓,使中华礼仪开始走上新的道路。

我国现代的许多礼仪形式都是在辛亥革命以后,尤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形成的。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四维八纲”、新中国的“五讲

四美三热爱”,这些都体现了对传统礼仪文化的扬弃。现代礼仪以科学精神、民主思想和现代生活为基础,剔除了封建糟粕,表现出新的社会关系和时代风貌。

礼仪与社会制度、人民文化素质、道德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礼仪以它不同的内涵和形式,发挥着调节人际关系,使社会保持

一定合理秩序的重要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进程中,礼仪将会更有效地规范人们的言行,使其向着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方向发展。

阀二、有关礼仪的概念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礼仪是对礼貌、礼节、仪态、仪表仪容和仪式的统称。

4●》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