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模式的特征及转型研究 基于环境要素定价的视角》唐杰英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4-28 08:51:14  7 视角 视角 epub

图书名称:《中国贸易模式的特征及转型研究 基于环境要素定价的视角》

【作 者】唐杰英作
【页 数】 161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2021.09
【ISBN号】978-7-5520-3590-2
【分 类】对外贸易-研究-中国
【参考文献】 唐杰英作. 中国贸易模式的特征及转型研究 基于环境要素定价的视角.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1.09.

图书封面:

《中国贸易模式的特征及转型研究 基于环境要素定价的视角》内容提要:

本书将环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建立理论框架,分析环境要素定价机制的效应及环境要素价格低估对产业转移和贸易的影响。在实证方面,与日本、美国进行比较,分析中国是否形成高排放出口结构;量化评估中国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及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及环境要素价格对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贸易模式转型的路径选择。

《中国贸易模式的特征及转型研究 基于环境要素定价的视角》内容试读

第一章

中国贸易发展的环境影响

中国的环境治理随着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深化。在污染事件频出的背景下,中国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强化环境立法,建立并完善环境政策体系。同时,中国作为国际碳排放大国,面临的国际压力不断增加,在做出减排承诺的同时,必须约束国内经济低碳发展。

一、中国环境政策体系的建立及完善

随着经济尤其是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贸易规模的快速扩大,环境压力不断增加,中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环境政策体系。

(一)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

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发生了松花江汞污染、官厅水库污染等影响重大的污染事件,环境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973年,第一次环境保护大会审议通过《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首次提出针对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是中国第一个有关环境保护的规范性文件。1979年,《中国环境保护法》开始试行,这是中国的第一部环境保护基本法,其用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环境保护的目标、方针和政策。在这一阶段,中国开始关注“工业三废”的环境危害,初步建立了针对“工业三废”治理的环境影响评估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二)形成阶段:20世纪80年代

中国分别在1982年、1984年和1987年颁布了《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强化对海洋污染、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的控制和治理,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环境条件,保障公众健康。1989年,《中国环境保护法》正式颁布实施,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保护环境是国

中国贸易模式的特征及转型研究

家的基本国策。1982年成立隶属建设部的环保局,1984年环保局更名为国家环保局,并在1988年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以加强全国环境保护的规划和监督管理。

在这一阶段,法律框架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环境治理三大原则,即“强化环境管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并根据这三大原则,建立了针对环境治理和污染控制的五项可量化评估制度,即“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以及“限期治理制度”。

(三)战略转变阶段:20世纪90年代

1991年,中国发布《中国环境与发展报告》,并在1992年作为正式文件提

交“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在可持续发展

方面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同年颁布对中国环境与发展具有纲领性作用的《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在1994年发布《中国21世纪议程》,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穿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并明确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1996年,中国开始实施《中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强化对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和控制,维护生态安全。1998年开始正式实施《中国节约能源法》,提高能耗效率,引导民众节能减排。1996年,中国将污染控制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发展规划,颁布《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的主要目标,提出到2000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使部分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到2010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改变,城乡环境条件有比较明显的改善。1998年,中国为了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批准设立“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即“两控区”)。“两控区”涉及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省份)的175个城市、地区,总体面积约为109万平方千米。在主管部门方面,国家环境保护局在1998年正式升格为正部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并将核能纳入其管辖,下设国家核安全局。

在这一阶段,中国环境保护的理念出现明显调整,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解决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矛盾。同时,工业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出现重大战略调整,开始逐步从以企业为主要对象的污染控制向调整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转变,更加重视源头治理及全过程控制,采取总量和浓度控制相结合的方式,从针对污染源的点源治理向

第一章中国贸易发展的环境影响【3

区域性的综合治理转变。在此基础上,通过环保整治的方式,集中地淘汰、关闭一批低效率、高污染的企业,从根本上控制污染来源。在“九五”规划期间,超过8万家污染严重的小企业被取缔、关闭。①

(四)综合治理阶段:21世纪至今

2003年1月1日,中国开始实施《中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强调通过促进生产方式转变来控制工业污染。同年颁布《中国环境影响评估法》,首次提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通过客观评估环境影响,保障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2005年,中国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目的在于通过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来控制经济发展的环境影响,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及保障措施。在2007年、2008年、2009年分别修订通过《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控制环境污染。2010年3月开始正式实施《环境行政处罚办法》,为环境主管部门进行环境行政处罚提供法律依据。金融危机后,随着国际减排压力的不断提高,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将减排目标纳入五年规划。中国“十二五”规划明确规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2015年的碳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17%,这一目标已经实现。

2013年,中国颁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降低10%以上。2015年,颁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的水体较大幅度地减少: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体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得到初步恢复”。2016年,中国颁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到2030年,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21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2017年12月,颁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提出“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的原则,并从2018年1月开始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探索建立、完善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及赔偿制度。2018年1月1日,《中国环境保护税法》开始实施,以征税的方式约束超标违规排放等行为。

在这一阶段,中国环境治理和污染控制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环境治

①数据来源:中国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一2005)》,2006年,http:/www.gow.cn/zwgk/2006-

06/05/content_300288.htm

」中国贸易模式的特征及转型研究

理的理念从污染控制向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低碳发展等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降低环境影响的方向努力,治理的手段也从原来的以强制执行为主向以经济激励为主转变。同时,中国根据经济发展的轨迹和环境污染的现实,提出环境保护的短期规划和长期目标,并根据国际社会的减排目标,提出中国的减排承诺,制订减排行动计划,并将其具体化到“五年”规划等经济发展规划中。

二、中国的经济结构及环境影响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由于经济及能源消费的结构特征,经济发展带来严峻的环境影响。

(一)经济的结构特征及环境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由于中国的经济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特征,环境条件随着经济、贸易的发展日益恶化。

在1979年至2017年期间,中国名义GDP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4.9%,

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更快,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

19.1%和18.1%。与此同时,能源消费也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年均达到5.4%。按标准煤来计算,2017年中国能源消费规模达到44.9亿吨。从经济结构来看,能耗及污染程度较高的工业在中国经济中所占比例较高,工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均超过35%。

中国环境污染最主要的来源是工业经济部门。2015年,全国废水的排放总量达到735.3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99.5亿吨,与其他污染物相比,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二氧化疏的排放量达到1859.1万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为1556.7万吨,占排放总量的比例超过80%:氮氧化物排放量1851.9万吨,其中,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180.9万吨;烟尘排放量1538.0万吨,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为1232.6万吨,占排放总量的比例也超过80%。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达到32.7亿吨,综合利用率仅为60.3%;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量达到3976.1万吨,综合利用处置比率仅为79.9%。①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

①数据来源:中国生态环境部,《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5年)》,http:/www,mee,gov.cn/gzfw_13107/hjj/

qghitigb/201702/t20170223397419.shtml。.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