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系列丛书 在生命尽头拥抱你》(加)克里斯托弗·克尔,(美)卡琳·马多罗锡安作;胡晓姣,陈晓赟,骆子君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4-28 07:42:45  6 生命尽头 生命尽头 卡琳

图书名称:《生命力系列丛书 在生命尽头拥抱你》

【作 者】(加)克里斯托弗·克尔,(美)卡琳·马多罗锡安作;胡晓姣,陈晓赟,骆子君译
【丛书名】生命力系列丛书
【页 数】 207
【出版社】 北京:中信出版社 , 2021.04
【ISBN号】978-7-5217-2389-2
【参考文献】 (加)克里斯托弗·克尔,(美)卡琳·马多罗锡安作;胡晓姣,陈晓赟,骆子君译. 生命力系列丛书 在生命尽头拥抱你.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21.04.

图书封面:

《生命力系列丛书 在生命尽头拥抱你》内容提要:

克里斯托弗·克尔是一名临终关怀医生。他的所有患者都会死去,然而他曾经照料的患者中却有数千人在面对死亡时,会谈到爱,意义,还有优雅。他们告诉世人,要将关注点放在人生意义上,即使病入膏肓,依然存有希望。在这本非凡而美好的书中,克尔医生分享了患者的故事和他自己的研究,他指出死亡不只是生命的终结,更是人性与超脱的必由之路。克尔医生对1400多名患者做过采访,对十多年的数据做过量化分析,他发现了临终梦境和幻觉的重要性-既能让人内心安宁,也能展现人类韧性。这些梦境没有什么规律,在患者口中却“比现实还要真实”,梦中常出现离世已久的挚爱,这样的重逢能让患者逐渐释怀,坦然接受。这些临终体验帮助患者重拾人生意义,了解死亡过程,进而拿回他们在这种体验中的话语权。这种体验对承受丧亲之痛的人来说也是福祉,看到所爱之人安详离世,他们也会得到莫大的安慰。本书以优美的笔触呈现了不平凡的故事,着力赞颂了“我决定我如何死去”的勇气,这种带着优雅与世长辞的方式,也会令那些目睹亲人离世的人得到抚慰。

《生命力系列丛书 在生命尽头拥抱你》内容试读

第一章

今夕往昔

总有人干方百计地用简单且平静的话语安抚你,这些话有时会令你受益良多,但不要以为他就过得无惊无扰…否则他也绝

不可能把这些话说到你心坎儿里。

一“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德语现代诗人”赖内·马利亚·里尔克

从医之路有起点,有中点,却没有终点。医学生毕业时通常具备海量的信息和丰富的医学知识,非常渴望将这些运用到患者身上。接着他们会进人从医的下一阶段一去医院实习。彼时他们对疾病已经有所了解,但对病因、病况所知甚少:前者发于脏器,后者因人而异。医学训练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将持续终身。这个阶段的患者如同老师,但愿医学生们也愿意倾听其心声,虚心采纳其意见。在这个阶段,他们会明白,有时治疗一颗衰弱心脏的最佳方案是取下听诊器,询问患者心里有什么坎儿过不去,而不只是问问他们的身体有什么问题。总有一天,就在这些医学生自以为掌握了医疗科学的时候,他们会遇见一个需要“医

心”的患者。那一刻,这些新手医生会学到终生难忘的“同理心”

一课。这也是新手医生后续会学到的众多课程中的第一课,通过这

些课程,他们会发现患者的要求可谓五花八门。引导我踏人同理心

之门的患者老师,是玛丽。

玛丽是一位70岁的老艺术家,是4个孩子的母亲,也是我来

到布法罗临终关怀中心后的首批患者之一。有一次我到她的病房巡

视时,正赶上她的“整支队伍”(她这样叫自己的那些孩子)围在身边,共享一瓶红酒。这是一次低调的家庭聚会。尽管玛丽时而清

醒时而糊涂,但她似乎很享受这种儿孙绕膝的感觉。接下来,奇怪

的事情发生了。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玛丽开始怀抱一个只有她能

看见的婴儿。她坐在病床上,好像脱离了当下的时间和空间,正在

表演一出戏中的一幕一亲吻怀中那个想象出来的婴儿,对他轻声细语,抚摩着他的头,称呼他为丹尼。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种令人

费解的母爱时刻似乎使玛丽沉浸在幸福之中。她的孩子们全都看着

我,七嘴八舌地问道:“怎么回事?她是产生幻觉了吗?这是药物反应吧?”

至今我都无法对玛丽当时发生的现象及其原因做出解释,但我

彼时十分清楚,唯一恰当的反应,就是不对玛丽采取任何形式的医

疗干预。没有疼痛需要缓解,没有医疗问题亟待解决。我眼里只看

到一个人正在感受一份虽看不见却实实在在的爱。这个场景完全超

出了我的医学知识和认知能力的范畴。

汤姆做梦的经历,是南希护士转告我的,我既没有亲眼看见,

也无法亲自证实,而玛丽的临终体验则是我亲眼所见。我亲眼看她

走向生命旅程的终点,状态绝对舒适、安详。这就是事实,不必驳

在生命尽头拥抱你002

斥,也无须解释。

我满怀敬畏地看着这一幕,玛丽那几位成年的子女也是一脸震惊。在最初的错愕过后,她的子女们逐渐控制住情绪,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母亲的平静令他们心安。玛丽不需要子女干预此事,也不需要我替她拿主意,更不指望我的哪句话能够改变她人生最后时光的轨迹。她在探寻一处不为人知的内心宝藏。彼时充盈于我们心间的那份感恩与平和,真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第二天,玛丽的姐姐从城外来看她,为我们解开了这个谜团。原来,在玛丽这4个孩子来到人世之前,她曾产下一个死婴,名叫丹尼。痛失爱子后,玛丽悲痛欲绝,但她从未对别人说起此事,难怪后来的几个孩子对这个丹尼一无所知。然而在弥留之际,在死神将至之时,玛丽重温了昔日迎接新生命的体验。这一次她明显感受到温暖和爱意,曾经失去孩子的痛苦似乎也有所缓解。临终之时,她重新体验了往日的经历,遗憾得到了弥补。玛丽显然已经能够坦然地接受这一切,看起来也年轻了许多。虽然生理疾患已无法痊愈,但她的精神创伤貌似正得到修复。这个非同寻常的场景出现后不久,玛丽便安详辞世。她的临终体验也改变了我原来对“安详辞世”这几个字的理解。玛丽的临终体验中有种内在的东西,这种东西确实具有治愈性,却并不依靠其看护者(包括医生)的照料发挥作用。

讽刺的是,其实以前我就知道患者既需要医疗护理,又需要

第一章今夕往昔003

精神抚慰。只是在医学院读书时,我非常反感谈论临终前的无形因

素,这大概与我年少丧父的经历有关。

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时,我12岁。至今我都记得当时母亲走出病房跟叔叔说话,房间里就剩下我和父亲两人的场景。他躺在病床上,快要不行了。半晌,父亲开始拨弄我外套上的纽扣,让我做好准备,因为他要带我去加拿大北部的小木屋那儿钓鱼。我知道这个计划不大可能实现,但我也知道不管他在经历什么,都没关系。事

实上,当时我很安心,因为父亲看上去很平静,而且我们在一起,

他还想带我去钓鱼。直觉告诉我,此番过后,我可能再也见不到自

己的父亲了。我伸出手想去摸摸他,此时一位牧师走了进来,将我拉到一旁说:“你父亲神志不清了。你该走了。”

那天晚上,父亲便去世了。当时我还太小,找不到恰当的话语

来表达丧亲之痛,而这种创伤将会伴我度过余生。

我从未提及此事,更别说与人提起自己在父亲病床前的所见所

感了。直到人生过半,我在准备那场关于临终梦境和幻觉的TEDx演讲时,那种讽刺之感突然袭来。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一生的工作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这一对我影响深远的事件,而此前我却从未

发现其中的关联。

同父亲一样,我成了一名医生。有种说法也许听来奇怪一如果你厌恶死亡,那医学院是个逃避的好地方。在这里,“死”这个字眼儿少有人提及,更别说患者临终前的种种经历了。医学训练就是为了对抗死亡的,如果死亡是不可逆转的,那么这种训练本质上

就是全无意义的(或者在一定程度上是无意义的)。

意识到这一点时,我还是一名负责护理临终病患的住院医师,

在生命尽头拥抱你004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