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门》(美)玛丽·宁德·盖姆韦尔著,孙雪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2-04-27 19:37:42  8 epub epub 地方史

书名:《中国之门》

【作 者】(美)玛丽·宁德·盖姆韦尔著,孙雪译
【丛书名】魔都书系
【页 数】 202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20
【ISBN号】978-7-208-16188-7
【价 格】48.00
【分 类】上海-地方史
【参考文献格式】 (美)玛丽·宁德·盖姆韦尔著,孙雪译. 中国之门.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图书目录:

《中国之门》内容提要:

为什么说20世纪初的上海是“中国之门”本书的回答是:上海是一个小小的世界,在这里可以近距离地研究整个中国的缩影,新旧事物以及古今习俗都奇特地融合在一起,比远东任何一座城市都更能凸显变革之中的东方特色。本书以一种发展、进步、肯定的眼光看待上海,强调上海新旧元素融合并存的特征。除了详细描绘上海自开埠之后的市政建设、街道交通、商业、教育、文化、习俗、慈善事业、工业、民生、基督教传教等多方面发展,还描写了中国传统习俗面对西方文化影响时的回应,以及揭露了工人、流浪儿童等底层百姓的悲惨遭遇。读者可以通过本书,去更加贴近当年那个已经具有国际大都市气象、充满进步的朝气和活力、处在变化与矛盾中的上海。

《中国之门》内容试读

第一章城市之演变

从远古时代开始,长江入海口处就有大量的淤泥沉积,这些淤泥都是被浩浩荡荡的浊黄江水从遥远的西部冲积至下游的。久经累积,水变成了泥滩,泥滩变成了绿野。约莫1000年前,几个渔民来到这一片冲积物上定居,他们那原始落后的小村庄后来便逐渐发展成了今日的上海。上海意指“海上之埠”,但如今这座城市离海岸有60英里远。流经上海的黄浦江是长江的支流,在过去五十年间,河道已经缩减了三分之一,只有不断疏浚才能保持河道通畅。

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并没有迹象显露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渔村拥有不可限量的未来;但苍天不负有心人,1075年有位负责航运和海关的官员被派驻至此,自那时上海便开始繁荣起来。500年后,这个地方俨然已经发展成东方的雅典,因其音乐家、诗人、散文作家及政治家而闻名。这里也孕育了闻名遐迩的女性,这里的女性被赞誉为集美德和孝道于一身的典范。与人类一样,这座城市也有其浮沉起落。这里三番五次受海盗侵扰,遭台风横扫,被暴雨浇灌。虽然地处的纬度与佐治亚州的萨瓦纳市(Savannah)一样,但是在有一

002

中国之门:上海图景

年凛洌的冬天,这座城市几乎被大雪吞噬,江面上全结着冰,人类和动物都冻得几近死亡。

据估计,19世纪初,上海人口已达50多万,而且其发展势头

依然方兴未艾。上千艘竖着船桅的古色古香的中式帆船涌向锚泊地,

每一艘都涂得很花哨,宛若一条瞪着眼睛的鱼一因为中国的水手说,一艘船若无眼睛要如何看清航向?对于长江流经的中游省份以及沿江各地来说,上海都是人来车往的港口。早在开埠之前,这座城市的商业潜力就已经挖掘了大半,“海上霸主”的地位就已经确立了。

1842年,这座城市一与其他四座城市一起—被大不列颠强行打开了大门,成为通商口岸,进入了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①第

一批在这座城市居住的西洋人是英国领事及其随员。在此居住的英国人当务之急就是要获取土地,设立永久的租界。他们很快就发现选中地方是一回事,而要得到这块地方又完全是另一回事。选中的地方位于这座中国城市的北部和西部,大多是用于耕作的农田,零零落落可见村庄,时时处处都有坟墓一隆起的、杂草丛生的金字塔形土墩。一如既往最棘手的问题是坟墓,买家们认同坟墓不应受到惊扰。当英国人最后得到这块土地的时候,他们认定这场斗争甚至要比占领这座城市还要更加艰难、更伤脑筋。法国紧随英国之后,要求中国人给予他们特权,稍后美国人亦是如此,他们遇到的阻力和反对的声音都要更小,简直在悄无声息之间就据为己有了。

据记载,到1848年一租界已设立五年一外国人口总计100

①上海正式开埠是在1843年11月,将其划为通商口岸的〈南京条约〉签署于

1842年。—编者注

第一章城市之演变

003

多人,其中有一些妇女。插上一双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地设想一下当时那个社会的生活环境吧!炎炎夏日,没有避暑山庄,没有凉飕飕的和风,没有电扇降温消热,没有冰镇的饮料,没有蚊帐遮挡苍蝇蚊子。街头溜达的乐趣因卫生条件的欠缺而荡然无存,即便是在附近的郊区漫步也让人几乎无法忍受,因为农田里用粪便做肥料。霍乱、瘟疫和其他的东方疾病猖獗,第一座外国公墓里那些被心如刀割的人儿用泪水浸湿的小土墩,传神地讲述了众多年轻生命为成就今日上海而献身的故事。

19世纪60年代初太平军一那是一股让这个国家动乱十四载、差点推翻清王朝的力量一对上海的影响,是上海历史上的一件大

事。激昂的太平军从西部出发一路挺进,附近的老百姓在他们抵达

之前就逃到了上海。按照原先由外国人制定的《上海租地章程》,租界内是禁止中国人居住的。然而,那些惊慌失措的避难者却不受制

止。他们起初在郊区扎营,但很快就推搡着挤了进去,涌入了租界,

通行无阻。为了安置他们,建了很多棚屋。他们的人数犹如雨后春笋,一夜之间就成百成百地往上涨,房地产投机者收获颇丰,因为这些逃难的人往往是些有钱人,付的租金都非常可观。这些投机者

中有很多人因这样的好运气变得喜不自持,继续疯狂地造房子,于

是等这场起义结束的时候,他们便损失惨重,因为许多人就像当时

一窝蜂地挤进来那样,又一窝蜂地离开了。中国人大举外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不喜欢当时租界实施的卫生条例,他们提心吊胆,唯恐外国人会充分控制住中国官员,甚至在内陆城市实施这些让他

们憎恶的规定。不过,还是有大量的人留了下来,享受租界为他们

提供的保护。虽然时不时有人想把他们驱逐出去,但都徒劳无功,

004

中国之门:上海图景

其间还有其他人慢慢地流人这一理想的避风港。自此,上海就一直是中国各地目无法纪之徒和失意者的避难所。不幸者之中值得尊敬的也有很多。中文版《名人录》(“Who'sWho”)上海篇一编译准确的话一里面已被遗忘大半的昔日名流、被免职的官员、没落的贵族、过气的学者、在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的人数量之多,会让读者大为惊奇,他们因没了“面子”、不受待见、时运不济,便认为这

座国际大都市是个安全的、可以安度余生的隐居之所。

“创举”总是具有特殊的意义。很多创举上海都可以声称完全归其所有。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建在上海到吴淞要塞(Woosung)这一段,全程12英里,这里是黄浦江与长江汇流之处。派去调查这条线路的两个人进展艰难,其中一个差点被愤怒的当地民众杀

死,那些民众声明他们位于规划路线上的祖坟不容亵渎。这条线路

于1876年竣工,但注定使用不了多长时间。车窗玻璃和蓝色丝绸窗帘被中国乘客给偷了一他们搞不明白如果不换成他们觊觎的现金,塞满他们的腰包,这些东西还能有什么实际的用途一还是件小事。这条铁路让所有阶层都深恶痛绝,因此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一群上海官员来视察整条线路时,就坐在轿子上苟且了事,对屈尊乘

坐火车一事嗤之以鼻。当他们庄严宣布这条线路存在威胁的时候,它就已经走向了终场。此后不久,铁轨就被摧毁了,过了很久,这个地方才重新铺上了轨道。但即使是在清王朝的统治下,这一社会依然有所进步,现如今,每天日落之前,上海到吴淞这一段都会几

度响起机车刺耳的声音,在这个“世上最亲近外国的城市”,轿子几

乎就和以前的火车一样新奇。

让中国大受裨益的东西之一,竟然是在太平天国运动这个紧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