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莹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时间: 2022-03-28 00:08:36  414 中医药 茯苓 脉学

作者:万英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杨莹洁

杨莹洁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杨莹洁作者:万英排版:KK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1-01ISBN:9787513227865本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杨序 加强文化建设,唱响川派中医

四川,雄居我国西南,古称巴蜀,成都平原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天府之土,沃野千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四川号称“中医之乡、中药之库”,巴蜀自古出名医、产中药,据历史文献记载,从汉代至明清,见诸文献记载的四川医家有1000余人,川派中医药影响医坛2000多年,历久弥新;川产道地药材享誉国内外,业内素有“无川(药)不成方”的赞誉。

医派纷呈 源远流长

经过特殊的自然、社会、文化的长期浸润和积淀,四川历朝历代名医辈出,学术繁荣,医派纷呈,源远流长。

汉代以涪翁、程高、郭玉为代表的四川医家,奠定了古蜀针灸学派。郭玉为涪翁弟子,曾任汉代太医丞。涪翁为四川绵阳人,曾撰著《针经》,开巴蜀针灸先河,影响深远。1993年,在四川绵阳双包山汉墓出土了最早的汉代针灸经脉漆人;2013年,在成都老官山再次出土了汉代针灸漆人和920支医简,带有“心”“肺”等线刻小字的人体经穴髹漆人像在我国考古史上是首次发现,应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其精美程度令人咋舌!又一次证明了针灸学派在巴蜀的渊源和影响。

四川山清水秀,名山大川遍布。道教的发祥地青城山、鹤鸣山就坐落在成都市。青城山、鹤鸣山是中国的道教名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自东汉以来历经2000多年,不仅传授道家的思想,道医的学术思想也因此启蒙产生。道家注重炼丹和养生,历代蜀医多受其影响,一些道家也兼行医术,如晋代蜀医李常在、李八百,宋代皇甫坦,以及明代著名医家韩懋(号飞霞道人)等,可见丹道医学在四川影响深远。

川人好美食,以麻、辣、鲜、香为特色的川菜享誉国内外。川人性喜自在休闲,养生学派也因此产生。长寿之神——彭祖,号称活了800岁,相传他经历了尧舜夏商诸朝,据《华阳国志》载,“彭祖本生蜀”,“彭祖家其彭蒙”,由此推断,彭祖不但家在彭山,而且他晚年也落叶归根于此,死后葬于彭祖山。彭祖山坐落在成都彭山县,彭祖的长寿经验在于注意养生锻炼,他是我国气功的最早创始人,他的健身法被后人写成《彭祖引导法》。他善烹饪之术,创制的“雉羹之道”被誉为“天下第一羹”,屈原在《楚辞·天问》中写道:“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反映了彭祖在推动我国饮食养生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五代、北宋初年,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是四川安岳人,著有《指玄篇》《胎息诀》《观空篇》《阴真君还丹歌注》等。他注重养生,强调内丹修炼法,将黄老的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被后世尊称为“睡仙”“陈抟老祖”。现安岳县有保存完整的明代陈抟墓,以及陈抟的《自赞铭》,这是全国独有的实物。

四川医家自古就重视中医脉学,成都老官山出土的汉代医简中就有《五色脉诊》(原有书名)一书,其余几部医简经初步整理暂定名为《敝昔医论》《脉死候》《六十病方》《病源》《经脉书》《诸病症候》《脉数》等。学者经初步考证推断极有可能为扁鹊学派已经亡佚的经典书籍。扁鹊是脉学的倡导者,而此次出土的医书中脉学内容占有重要地位,一起出土的还有用于经脉教学的人体模型。唐代杜光庭著有脉学专著《玉函经》3卷,后来王鸿骥的《脉诀采真》、廖平的《脉学辑要评》、许宗正的《脉学启蒙》、张骥的《三世脉法》等,均为脉诊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昝殷,唐代四川成都人。昝氏精通医理,通晓药物学,擅长妇产科。唐大中年间,他将前人有关经、带、胎、产及产后诸症的经验效方及自己临证验方共378首,编成《经效产宝》3卷,是我国最早的妇产科专著。加之北宋时期的著名妇产科专家杨子建(四川青神县人)编著的《十产论》等一批妇产科专论,奠定了巴蜀妇产学派的基石。

宋代,以四川成都人唐慎微为代表撰著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官刊本草,集宋代本草之大成,促进了本草学派的发展。宋代是巴蜀本草学派的繁荣发展时期,陈承的《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孟昶、韩保升的《蜀本草》等,丰富、发展了本草学说,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

宋代也是巴蜀医家学术发展最活跃的时期。四川成都人、著名医家史崧献出了家藏的《灵枢》,校正并音释,名为《黄帝素问灵枢经》,由朝廷刊印颁行,为中医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说,没有史崧的奉献就没有完整的《黄帝内经》。虞庶撰著的《难经注》、杨康侯的《难经续演》,为医经学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史堪,四川眉山人,为宋代政和年间进士,官至郡守,是宋代士人而医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当时的名医许叔微齐名,其著作《史载之方》为宋代重要的名家方书之一。同为四川眉山人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有《苏沈内翰良方》(又名《苏沈良方》)传世,是宋人根据苏轼所撰《苏学士方》和沈括所撰《良方》合编而成的中医方书。加之明代韩懋的《韩氏医通》等方书,一起成为巴蜀医方学派的代表。

四川盛产中药,川产道地药材久负盛名,以回阳救逆、破阴除寒的附子为代表的川产道地药材,既为中医治病提供了优良的药材,也孕育了以附子温阳为大法的扶阳学派。清末四川邛崃人郑钦安提出了中医扶阳理论,他的《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为奠基之作,开创了以运用附、姜、桂为重点药物的温阳学派。

清代西学东进,受西学影响,中西汇通学说开始萌芽,四川成都人唐宗海以敏锐的目光捕捉西学之长,融汇中西,撰著了《血证论》《医经精义》《本草问答》《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伤寒论浅注补正》,后人汇为《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成为“中西汇通”的第一种著作,也是后来人们将主张中西医兼容思想的医家称为“中西医汇通派”的由来。

名医辈出 学术繁荣

新中国成立后,历经沧桑的中医药,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教育、医疗、科研等方面齐头并进,一大批中医药大家焕发青春,在各自的领域里大显神通,中医药事业欣欣向荣。

四川中医教育的奠基人——李斯炽先生,在1936年创立了“中央国医馆四川分馆医学院”,简称“四川国医学院”。该院为国家批准的办学机构,虽属民办但带有官方性质。四川国医学院也是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前身,当时汇集了一大批中医药的仁人志士,如内科专家李斯炽、伤寒专家邓绍先、中药专家凌一揆等,还有何伯勋、杨白鹿、易上达、王景虞、周禹锡、肖达因等一批蜀中名医,可谓群贤毕集,盛极一时。共招生13期,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1000余人,这些人后来大多数都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医药领军人物,成了四川中医药发展的功臣。

1955年国家在北京成立了中医研究院,1956年在全国西、北、东、南各建立了一所中医学院,即成都、北京、上海、广州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第一任院长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任命。李斯炽先生继创办四川国医学院之后又成为成都中医学院的第一任院长。成都中医学院成立后,在原国医学院的基础上,又汇集了一大批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如内科专家彭履祥、冉品珍、彭宪章、傅灿冰、陆干甫;伤寒专家戴佛延;医经专家吴棹仙、李克光、郭仲夫;中药专家雷载权、徐楚江;妇科专家卓雨农、曾敬光、唐伯渊、王祚久、王渭川;温病专家宋鹭冰;外科专家文琢之;骨、外科专家罗禹田;眼科专家陈达夫、刘松元;方剂专家陈潮祖;医古文专家郑孝昌;儿科专家胡伯安、曾应台、肖正安、吴康衡;针灸专家余仲权、薛鉴明、李仲愚、蒲湘澄、关吉多、杨介宾;医史专家孔健民、李介民;中医发展战略专家侯占元等。真可谓人才济济,群星灿烂。

北京成立中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后,为了充实首都中医药人才的力量,四川一大批中医名家进驻北京,为国家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展现了四川中医的风采!如蒲辅周、任应秋、王文鼎、王朴城、王伯岳、冉雪峰、杜自明、李重人、叶清心、龚志贤、方药中、沈仲圭等,各有精专,影响广泛,功勋卓著。

北京四大名医之首的萧龙友先生,为四川三台人,是中医界最早的学部委员(院士,1955年)、中央文史馆馆员(1951年),集医道、文史、书法、收藏等于一身,是中医界难得的全才!其厚重的人文功底、精湛的医术、精美的书法、高尚的品德,可谓“厚德载物”的典范。2010年9月9日,故宫博物院在北京为萧龙友先生诞辰140周年、逝世50周年,隆重举办了“萧龙友先生捐赠文物精品展”,以缅怀和表彰先生的收藏鉴赏水平和拳拳爱国情怀。萧龙友先生是一代举子、一代儒医,精通文史,书法绝伦,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医界的泰斗、国学家、教育家、临床大家,是四川的骄傲,也是我辈的楷模!

追源溯流 振兴川派

时间飞转,掐指一算,我自1974年赤脚医生的“红医班”始,到1977年大学学习、留校任教、临床实践、跟师学习、中医管理,入中医医道已40年,真可谓弹指一挥间。俗曰:四十而不惑,在中医医道的学习、实践、历练、管理、推进中,我常常心怀感激,心存敬仰,常有激情冲动,其中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将这些中医药实践的伟大先驱者,用笔记录下来,为他们树碑立传、歌功颂德!缅怀中医先辈的丰功伟绩,分享他们的学术成果,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认祖归宗,又学有源头,师古不泥,薪火相传,使中医药源远流长,代代相传,永续发展。

今天,时机已经成熟,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学者,编著了大型中医专著《川派中医药源流与发展》,横跨2000年的历史,梳理中医药历史人物、著作,以四川籍(或主要在四川业医)有影响的历史医家和著作为线索,理清历史源流和传承脉络,突出地方中医药学术特点,认祖归宗,发扬传统,正本清源,继承创新,唱响川派中医药。其中,“医道溯源”是以清代以前的川籍或在川行医的中医药历史人物为线索,介绍医家的医学成就和学术精华,作为各学科发展的学术源头。“医派流芳”是以近现代著名医家为代表,重在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厘清流派源流,一脉相承,代代相传,源远流长。

我们在此基础上,还编著了《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汇集了一大批近现代四川中医药名家,遴选他们的后人、学生等整理其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编辑成册。预计编著一百人,这是一批四川中医药的代表人物,也是难得的宝贵文化遗产,今天,经过大家的齐心努力终于得以付梓。在此,对为本系列书籍付出心血的各位作者、出版社编辑人员一并致谢!

由于历史久远,加之编撰者学识水平有限,书中罅、漏、舛、谬在所难免,敬望各位同仁、学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2015年春于蓉城雅兴轩王序

1965年春,杨莹洁老师与我初识并共事于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共十有五年。因专业各异,他亦未在医院宿舍居住,故罕有见面。1979年四川省中医研究所成立后,相逢于同一会议的机会虽不多,但他“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的“温、良、恭、俭、让”儒雅风度,却时萦脑际。

1975年《沈绍九医话》和1998年《洁庐医学丛谈》出版。承杨老惠赠,拜读后,对其渊博之中医学识卓见与医德修养,乃有更深的了解。在“记成都名医沈绍九”一文中,溢于字里行间的尊师重道情怀,尤令我感慨钦佩。而对“医者意也”旁征博引为“医者理也”的训诂订正,更是我解惑之师,受益匪浅。

至于杨老对中医更加翔实之业绩贡献、精湛医技和可借鉴传承之学术经验,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之《杨莹洁》将有精彩阐述。本书付梓在即,应主编万英主任中医师嘱,秉缅怀前贤之诚,谨以为序。王成荣2014年3月27日于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编写说明

杨莹洁老先生从医70余载,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医事业,在中医基础理论方面有许多独到精辟的见解,在临床方面精于儿科而兼长内妇科,医名享誉蜀中。

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儿科工作,有幸跟随杨老临证学习,由此结下了珍贵的师生之缘。初见杨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见杨老黑发红颜,精力充沛,对患儿和蔼可亲,诊治数十病人而望闻问切一丝不苟,并一一亲自书写病历和处方,笔迹工整娟秀,俨然五旬之儒雅医者。诊病之余闲谈,得知杨老时年已七十有七,惊讶之余更心生钦佩。

杨老平易近人,诲人不倦,是我传道授业解惑之师,使我受益终生。受时代及政策影响,杨老一生未曾正式收徒,此乃无可弥补的遗憾。但在其行医生涯中,受其点拨、身教的后辈甚多,因其中医理论深厚,虽以儿科为主,但内妇杂病亦长,故受教者各科皆有。

受当时医疗设备及技术限制,很多病案中的实验室检查指标现在已经不再使用或已淘汰,为尊重历史真实仍将其保留,并尽量做出相应的解释。本书中杨老的医案,部分杨老已自加按语,贯之以“杨老按”;对杨老医案的理解体会,贯之以“编者按”。在学术思想中用于举例的医案,为避免重复,未再收录于临床经验的医案中。

杨老一生经历国家的多个时代,又淡泊名利,因技术及时代原因,其资料保存、流传不多,在本书的编写工作中,我及课题组的成员多方查询收集资料,结合杨老多年之言传身教,尽力阐释,辑成此书。然遗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望同道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修订提高。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杨老家属的大力协助,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原始资料;曾随杨老诊病的李超群、廖品森两位同志,亦提供了杨老临证的部分资料,在此一并致谢。本课题来源于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川派中医药名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专项”,为本书的编写及出版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资金保障。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的出版,实乃四川中医继承发扬之大举,于我辈有幸,于中医有幸。万英2014年4月8日于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生平简介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杨莹洁1、师出名门,享誉蜀中

杨莹洁(1911—2007),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研究所主任医师,成都人。

杨老幼时家贫而生性至孝,三岁失怙,由慈母养育成人。少时从前清秀才叶质彬读经近十年,于研习古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幼时因母病延医困难而早萌学医之念,故其间自学《医学三字经》《药性赋》等浅近医书,初识轩岐,后考入四川美专学艺。

20世纪20年代,蜀中名医沈绍九先生在成都以善治疑难重症享有盛誉,从学者众,杨老心生景慕,多次请求拜门称弟子,愿列门墙。沈翁皆以年老无力教学婉辞。杨老不气馁,固请不已。1928年,沈绍九先生察其言,观其行,知其贤,乃许之。遂辍学列于绍九先生门墙,专心致志师事沈翁。沈师教学是以“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学以致用为指导思想,对学生要求甚高,督促甚严,凡指定阅读书籍,不熟读了解,抄方潦草,均当面训斥,人有不堪。惟杨老从学之日起,以投名师不易而倍加珍惜,终日刻苦砥砺,不少懈惰,每日列坐待诊,聆听教诲无倦容,一志于医,心无旁骛,故深受沈翁器重,乃悉心指点,倾囊相授。通过耳濡目染,口传心授,结合本人努力,杨老在学医上有了较快的进步,故杨老入门虽晚,学业却精,成为蜀中名医沈绍九最赏识的一个及门弟子。

1933年,为了把所学的理论用于实际,在沈师作后盾的前提下,杨老得沈翁颔许开业行医。除不断学习外,经常向沈师汇报诊治心得,如遇疑难重症,经沈师分析指导,患者的病情往往得到减轻,病人也日渐增加。1936年,沈师病逝,杨老仍继续行医。

1956年起,杨老先后参加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中医药研究所、成都中医学院的临床、科研、教学等工作。杨老对待工作,勤勤恳恳,认真负责,特别是对科研工作,卓有成效。

1957 ~ 1958年,杨老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参加对“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科研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果。1961年,河南肝炎流行,杨老应河南省领导邀请,赴豫协助防治肝炎工作,与当地医务工作者一起经过两月余的共同努力,使该病基本得到控制,受到豫省领导的好评和奖励。

1979年,杨老调入四川省中医研究所(现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研究所、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1980年,杨老被聘为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医技顾问委员会顾问,《四川中医》编委。

1984年,以杨老多年验方“健儿散”为主方的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科研项目,荣获卫生部甲级科学技术成果奖。

1986年,杨老获四川省政府颁发的“从事科研工作50年以上荣誉证书”。

1993年,杨老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尊师重道,博采众家之长

在学术上,杨老主张“勤求古训,博采众家,精于明理”,受《医宗金鉴·凡例》所说的“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遇病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和难以奏效”的启发,杨老主张学习中医学必须博览兼收。

在疾病诊断方面,杨老提出“重视临床辨证治病,明察根本”。他认为以阴阳作诊断,如果不结合脏腑,未免过于原则,使人有空泛而不具体的感觉。疾病未找出致病原因时,慎勿孟浪给药。他认为,不论是病人的自觉证还是他觉证,从中医理论体系上讲,均是辨识疾病的客观证据。现代科学检验的结果,一定要按照中医理论进行分析。故而他的治疗善于从现象中抓本质,抓主流。

在治学、科研、诊病方面,杨老秉承“严谨治学,实事求是,重视经验的总结与积累”的态度。他十分重视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而对失败的教训更是反复深入探讨,希冀能找出发生错误的根源,以免后人重蹈覆辙。为此,他拟出“学未专精勤可补,治难尽善慎无伤”作为座右铭以自警。积累病历,找出治疗规律,然后逐项分析,杨老对于每一位科研病人出院,均写出简要的个案小结。这样不仅便于观察整个病情的发展及施治后产生疗效的原因,还可以从中发现问题并找出规律。如他写的“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体会”,便是从治疗本病的小结中寻根溯源总结出来的。至于确定验方秘方的效果,他一般是先作具体分析,再提出研究方案。比如他珍藏多年的验方“健儿散”,原方有多种补药在内,其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前人民生活艰苦,儿童营养不良者居多,故使用有效。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有了提高,加上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父母往往出于溺爱,饮食不节,致使营养紊乱,情况与新中国成立前有了根本变化,于是杨老针对不同的情况,减少原方中的补药,增加和胃之品。经过验证,疗效显著。其不故步自封,因势变化有如斯也。

杨老在医学上涉猎广博,尤对脉学及蜀中医史颇有研究。临床诊治疾病,内外妇儿皆有基础,而不局限于专科。在儿科及内科肝病方面犹有建树。

对于中医的传承,杨老于1975年执笔,与沈门同学唐伯渊医师合编《沈绍九医话》,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获得成都中医学院的嘉奖。为了表彰前辈名医的品德和医术,杨老先后在《四川文史资料选辑·4辑》中发表“记薛崇名在成都行医概略”,在《成都卫生资料汇编·1期》中发表“黄绪香学医前后”等文章,为中医界留下了可贵的资料。“文革”后,杨老多方收集资料,于1985年写成《增补沈绍九医话》,对沈绍九先生的医案医话进行了整理和补充。

杨老一生尊师重道,时时维护沈绍九先生的声誉,如其1983年发表在成都中医学院学报上的文章“对‘成都名医外传沈绍九’一文的意见”,就某些人对先生的诋毁进行了据理抨击。

1998年,杨老将自己行医感悟、学医体会、读书笔记、对方药的应用理解、学术讨论、部分医案、经验总结汇集成书,著成《洁庐医学丛谈》一书,以启后辈晚学。

杨老在临床中善于总结他人经验,绝无一般师徒医者的门户之见,先后发表、记录了《南瓜治疗烫伤的探索》《肠痈秘方》《喻嘉言治金道宾前后案按》《与中医研究院沈仲圭教授讨论驯龙汤有关问题》等与他人争鸣、探讨的论文。3、医德高尚,淡泊名利

杨老一生学识渊博,潜心于临床与科研,医德高尚,以治病救人为最大乐事,淡泊名利,家庭和睦,儿孙满堂。

在养生方面,杨老特别强调健脑与健身相结合。博览群书以健脑,无论古今中外、时事新闻、市井趣事,广而阅之。杨老认为体育锻炼应根据年龄、体质选择不同的运动方法,中老年人学习太极拳比较合适,因为太极拳不单纯是一项肢体运动,而是一项思维与肢体相结合的运动,即以思维为主导去安排周身一切的运动,并能调节情志,且动作缓慢,用意不用力,不致于引起伤残。杨老于70岁高龄拜师学习太极拳,并有较深的造诣,多年来每日坚持练习太极拳,至仙逝从未间断。诊病之余,杨老常与老友博弈象棋,成为医院里的一道风景。故杨老年逾九十,仍神清气朗,起居有时,精神许可则不断钻研业务,为患者诊病。并时时指导后辈晚学,探讨医学最新发展,使近者受益良多。临床经验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杨莹洁1、医案(一)内科医案1.气虚外感

李某,女,72岁。初诊:1981年7月15日。主诉:头晕、咳嗽2天。病史:患者两周前曾患感冒,服中药已基本好转,前天因受凉后感冒复发,自觉发烧,体温不高,偶有咳嗽头晕。现患者面黄,咳嗽,咯吐浓痰,不思食,心中不适,头晕头痛,时冷时热,全身酸痛,大便秘结,小便热黄,体温37.5℃,舌质暗红,舌边有瘀点,舌苔淡黄厚腻,脉浮弱。

诊断:感冒。

辨证:气虚外感。

治法:扶正疏解。

方剂:人参败毒散加减。

处方:

明沙参18g 羌活4.5g 独活4.5g 茯苓9g

川芎6g 柴胡4.5g 前胡4.5g 苏叶6g

藿香9g 桔梗6g 枳壳6g 滑石9g

黄芩9g 杏仁9g 甘草4.5g

调护:避风寒,清淡饮食。

二诊(1981年7月20日):患者已不发烧,纳差,呃气,全身乏力,两肋胀痛,大便如常,小便热(服药后已不黄),舌质红,尤其是前半部,苔淡黄,中部、根部厚且乏津,口干不思饮水,微咳有痰,脉弦数(94次/分)。

处方:

南沙参18g 茯苓9g 麦冬12g 法半夏9g

石斛12g 扁豆9g 谷芽15g 麦芽15g

连翘9g 冬瓜子15g 金银花15g 甘草3g

怀山药15g 白芍9g

调护:同前。

三诊(1981年7月25日):全身紧,喜冷饮,口苦无味,胃口不开,腹胀,大便正常,小便黄热,口唇红,舌质红,苔淡黄少津,脉弦数(90次/ 分)。守方加减:上方去冬瓜子、法半夏、金银花,加玉竹12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制首乌15g。

四诊(1981年7月28日):口苦无味,口渴,喜冷饮,纳差,大便正常,尿黄,舌红苔黄,脉细数无力。

处方:

泡参24g 茯苓9g 麦冬12g 扁豆9g

谷芽15g 麦芽15g 山药15g 白芍7g

玉竹12g 女贞子15g 制首乌15g 旱莲草15g

黄芩9g 甘草3g

编者按:虚人外感是指正虚之人外感。正如《素问·评热病论》中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虚,不外气血阴阳虚损,故虚人外感有气虚、阳虚、阴虚、血虚诸型之分,其中尤以气虚外感为常见,多基于脾胃内伤。如李东垣的《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中云:“脾胃虚弱,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土位……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升,则无阳以护其荣卫,则不任风寒,乃生寒热,此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正气内伤实质是脾胃内伤或脾胃虚弱,脾胃虚弱则中气不足,阳气不升,无阳以护其荣卫,不任风寒,外邪乘虚而入。其治法当以补中升阳为主,不可以常法发散,否则正易虚,邪易稽留不去。本案中杨老采用明沙参、泡参(即南沙参)、麦冬、石斛、玉竹、女贞子、制首乌、旱莲草以益气养阴,意在扶正;茯苓、扁豆、法半夏、谷芽、麦芽、怀山药、冬瓜子可健脾除湿;桔梗、枳壳、杏仁、前胡可宣肺止咳;羌活、独活、苏叶、藿香、柴胡可祛风解表;黄芩、金银花、连翘可清热解毒。2.湿热咳嗽

张某,男,53岁。初诊:1981年6月3日。主诉:咳嗽4天。病史:患者4天前因感冒后出现低热,头晕,头昏,微恶寒,无咽痒,咯白色泡沫痰,遇温度变化则咳嗽明显。服西药出汗后稍好转。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现咳嗽阵发,日夜均甚,咯白色泡沫痰。偶有气紧,声嘶,咽痛咽干,大便正常,小便黄数,咽部充血,舌尖略红,苔黄厚腻,脉弦细(84次/分)。

诊断:咳嗽。

辨证:湿热郁滞。

治法:宣肺止咳,清热祛湿。

方剂:藿朴夏苓汤加减。

处方:

苏子9g 苏梗6g 杏仁9g 茯苓9g

厚朴9g 薏苡仁15g 瓜蒌壳9g 冬瓜子15g

藿香9g 黄芩9g 枇杷叶15g

上方服2剂。

调护:勿食辛辣肥甘生冷之物。

复诊(1981年6月5日):服上药后夜已不咳,日间仍咳,咯白色泡沫痰,二便少,纳呆,咽痛咽干,咽部充血,舌尖红痛,舌根黄厚腻,脉弦细(84次/分)。守方加减:上方加芦根31g,鱼腥草15g。2剂而愈。

编者按:《病机式要》谓:“肺病则咳嗽,谓有痰有声,因肺气受伤,动乎脾湿而然也。若只有声而无痰,是咳之名,肺气伤而不清也。有痰而无声,谓之嗽,脾湿动而为痰也。”薛生白对湿热为病的病机进行了阐述:“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此皆先有内伤,再感客邪。”杨老认为,四川为盆地气候,易聚水湿,其民多以热为病,法当清热 祛湿,宣肺止咳,诚如《温热经纬》记载:“湿热证,咳嗽,昼夜不安,甚至喘不得眠者……宜葶苈、枇杷叶、六一散等味。”本案中杨老以薏苡仁、冬瓜子、茯苓淡渗利湿,以藿香、苏梗、厚朴化湿和中,以苏子、枇杷叶、杏仁宣肺化痰,以黄芩、鱼腥草清泻肺热。3.恙虫过敏性哮喘

某女,53岁。初诊:1968年夏。主诉:反复咳嗽5年,加重1周。病史:患咳嗽、哮喘已5年,每于夏、秋季发作。发病时皮肤瘙痒,如虫爬行,随机在痒处发现一小虫,微如针尖。现患者形体消瘦,精神萎顿,面色晦滞,喘息摇肩,痰多气促,时有微热,大便量少不畅,小便短黄,舌上满布淡黄滑苔,脉弦滑,微数有力。胸透可见双肺纹理增多。血常规检查,除嗜酸性细胞示5%外,其他未发现异常。

诊断:哮喘。

辨证:痰热壅滞,肃降失权。

治法:肃肺降逆,清热祛痰。

方剂:贝母瓜蒌散。

处方:

杏仁10g 瓜蒌壳10g 黄芩10g 薏苡仁15g

浙贝母10g 法半夏10g 茯苓10g 芦根15g

冬瓜子15g 莱菔子10g 海蜇皮15g(洗) 山慈菇30g

甘草10g

患者服8剂后,病情明显好转。仍用原方加蜂蜜熬膏,连服3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随访十余年,未见复发。

杨老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曾捉得小虫,其形态如疥虫,色赤,爬行活跃。经寄生虫病专家鉴定,确认为恙螨。并谓此虫钻入人体皮肤后,分泌一种毒液,致皮肤隆起丘疹,即蛰其中,吸取皮下营养成分,1 ~ 2周后,待养分枯竭,则离开原处,钻入别处皮肤。可见,葛洪所述不仅叙述详细,且据有现实意义,对后世医学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编者按:本案为杨老在读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时所感,是其博览众书、学以致用的真实写照。本案为典型的恙虫过敏所致的过敏性哮喘,杨老仍立足于中医理论辨证施治而收奇效。值得一提的是,方中用海蜇皮清热化痰、消积化滞,山慈菇清热解毒、化痰散结,还可用于蛇虫咬伤,此二药为临床不常用之药,是否对虫咬类过敏之咳喘有特效,还待进一步临床验证。症状缓解后由汤剂改为膏剂缓服,也是巩固疗效的关键。4.气阴两虚之心悸

张某,男,65岁。初诊:1990年10月10日。主诉:反复心悸1年。病史: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经当地医院检查,心电图提示:阵发性心动过速,左束支传导阻滞。间断服用药物控制,效不显,为求进一步治疗来诊。现患者心慌心累,气短,自汗,夜卧不安,入睡困难。舌质红,舌边青紫,苔薄黄,脉细数。

诊断:心悸。

辨证:气阴两虚,血络瘀阻。

治法:益气养阴,养血化瘀。

方剂:参麦饮合二至丸加减。

处方:

泡参15g 麦冬15g 茯苓15g 酸枣仁15g

潼蒺藜15g 玉竹15g 牡蛎15g 女贞子15g

丹参15g 旱莲草15g 赤芍15g 白芍15g

制首乌15g 炙甘草9g 生地黄9g 熟地黄9g

上方服2剂,一日一剂。

调护:畅情志,避免剧烈运动,饮食清淡,忌食肥甘厚味。

二诊(1990年10月12日):服上方后心悸发作频率下降,多梦易醒,汗出,舌质淡,舌尖红,苔薄黄,偶觉烦躁。拟守方加减,佐以清心除烦之品。

处方:

泡参20g 麦冬15g 茯苓15g 酸枣仁12g

潼蒺藜15g 玉竹15g 牡蛎15g 丹参15g

熟地黄10g 尖贝6g(冲) 赤芍15g 白芍15g

制首乌12g 炙甘草6g 黄连5g

上方服3剂,一日一剂。

调护:畅情志,避免剧烈运动,饮食清淡,忌食肥甘厚味。

三诊(1990年10月17日):服上方后心悸发作频率无增加,无烦躁,夜间入睡困难,口干,偶汗出,舌质淡,苔薄黄。拟守方加减,加强养阴之力。

处方:

泡参15g 麦冬15g 茯苓15g 酸枣仁15g

女贞子15g 旱莲草15g 牡蛎15g 潼蒺藜15g

生地黄9g 熟地黄9g 赤芍15g 白芍15g

制首乌15g 炙甘草9g 丹参15g

上方服5剂,一日一剂。

调护:畅情志,避免剧烈运动,饮食清淡,忌食肥甘厚味。

四诊(1990年10月27日):服上方后心悸发作频率明显降低,睡眠改善,偶感头晕,无视物旋转,舌质淡,苔薄黄。拟守方加减,加入清肝息风之品。

处方:

泡参20g 麦冬15g 茯苓15g 酸枣仁15g

菊花15g 牡蛎15g 潼蒺藜15g 熟地黄9g

钩藤15g 赤芍15g 白芍15g 炙甘草9g

丹参15g 五味子6g

上方服3剂,一日一剂。

调护:同前。

编者按: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病名记载最早见于《伤寒论》。杨老认为,此患者病程较长,久病必耗气伤阴,且书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又曰“久病多虚多瘀”,故此病当辨证为气阴两虚,血络瘀阻。阴血不足,血脉无以充盈,加之心气虚弱,无力鼓动血脉,使得脉气无所依从,故而时缓时疾。治疗应益心气,养阴血。正如张景岳所言:“凡治此者,速宜养气养精,滋培根本,若或误认为痰火而妄施清利,则速微危矣。” 方中泡参、麦冬、茯苓、炙甘草可滋养心气;制首乌、酸枣仁、白芍、熟地黄、丹参可补养心血;玉竹、女贞子、旱莲草可填补真阴;赤芍、生地黄、牡蛎可凉血安神。5.湿热心悸

吕某,男。初诊:1970年。主诉:反复心悸数月。病史:数月前患者突发心律失常,由北京几位内科专家会诊,确诊为室性频发早搏,用数种进口西药治疗月余,未见疗效,并认为此病“不可逆”。患者悲观失望,情绪消沉,要求中医诊治。经了解,患者未病时身材高大,身体壮实,为单位的篮球队员。现小便黄少,舌苔灰黄浊腻,脉促,但洪大有力。

诊断:心悸。

辨证:湿热阻滞。

治法:清热祛湿,化气行滞。

方剂:三仁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处方:

杏仁10g 蔻仁5g 薏苡仁15g 法半夏10g

厚朴10g 通草6g 滑石12g 佩兰10g

藿香10g 黄芩10g 茯苓10g 淡竹叶10g

苇茎10g 冬瓜子10g

经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以后仍按上方出入加减,治疗两周,舌苔逐渐消退,脉象缓和,早搏减少。又服药两周,早搏完全消失,身体复原。1994年,此人出差来蓉,获知前病经治愈后,从未复发。

编者按:杨老认为,此病与治疗一般心脏疾患活血化瘀或扶正养心有所不同,此为湿热阻滞而影响气化,导致血循不畅,从而发生早搏,应从气分着手。在临床工作中,杨老不尚空谈而重辨证,认为不论是病人的自觉证还是他觉证,从中医理论体系上讲,均是辨识疾病的客观证据。同时,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通过各种现代科学检查手段的帮助,均能为治疗工作提供更多更实在的证据。所以,他在处理治疗工作时,如病情需要,均坚持要做一些必要的现代科学检验。而在强调检查工作的同时,一定要按照中医理论进行分析和辨治。本案即是其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的典型体现。6.禀赋不耐之胸闷

郑某,男,50岁。初诊:1999年11月25日。主诉:胸闷3天。病史:3天前患者进食少量白果后,出现胸闷脘痞,纳差,口干。无喘息气促,无腹痛腹泻。患者既往曾进食多种食物(如白果、酒类等)后出现胸闷、脘腹不适症状,须服中药方能缓解。现患者自觉胸闷,脘痞,喉间有痰,色黄黏稠,无咳嗽喘息。舌淡,苔薄黄,脉浮。

诊断:胸闷。

辨证:热邪闭肺,禀赋不耐。

治法:清热宣肺,导滞利膈。

方剂:参苏饮加减。

处方:

防风10g 粉葛15g 桔梗10g 枳壳12g

前胡10g 麦冬15g 藿香12g 黄芩15g

建曲12g 焦山楂15g 甘草5g

调护:畅情志,饮食清淡,忌食肥甘厚味,忌坚果。

2剂而诸症消失。

二诊(2005年5月23日):患者主诉:胸闷2天。病史:2天前进食醪糟后出现胸闷,伴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心悸气紧,无夜间端坐呼吸,无喘息气促,自服抗病毒冲剂无缓解。患者既往每于饮酒或进食含酒制品后即出现胸闷症状。现患者自觉胸闷,脘腹不舒,无咳嗽喘息,二便尚可,舌苔白腻,脉濡。

诊断:胸闷。

辨证:脾虚湿盛,气机郁滞。

治法:健脾祛湿,调畅气机。

方剂:败毒散加减。

处方:

羌活8g 独活8g 前胡10g 桔梗10g

枳壳10g 茯苓15g 川芎10g 法半夏10g

桑枝12g 甘草6g

调护:畅情志,饮食清淡,忌食肥甘厚味,忌饮酒。

2剂后诸症消失。

编者按:该患者系素体禀赋不耐,每因内伤饮食而发病,属现代医学之食物过敏。脾虚食滞中焦,气机不利,肺失宣降,故而出现胸闷痞满。初诊发病为食用白果,食滞中焦,郁而化热,熏灼上焦。杨老予以参苏饮加减。方中用藿香、粉葛、前胡辛散开郁;并加消导和中之品,如建曲、焦山楂;桔梗辛散以宣肺利膈,枳壳苦温以理气宽中,与桔梗相配,一升一降,是畅通气机、宽胸利膈的常用组合。诸药合用,使内外俱和,则邪无所聚矣。由于本证乃食积化热,上熏于肺,使得肺中有火,固去人参,加黄芩。二诊发病为进食酒制品,伴见舌苔白腻,脉濡,乃脾虚食滞,湿邪偏盛。法宜健脾祛湿,调畅气机。杨老以败毒散论治此证,方中羌活长于祛上部风寒湿邪,独活长于祛下部风寒湿邪,合而用之,为通治一身风寒湿邪的常用组合。同时,配以桑枝通利关节;川芎行气活血祛风;茯苓、半夏、前胡健脾渗湿化痰;桔梗、枳壳调畅气机。诸药合用,使脾健湿去而愈。纵观一二诊用药,虽是同一患者、同一主证,但因伴随症状和舌脉的不同,而分别施以清热、祛湿等不同治法,同病异治,充分体现了杨老治病之理法方药,丝丝入扣,妙不可言。7.气阴两虚之胸痹

李某,男,59岁。初诊:1980年11月19日。主诉:反复心前区疼痛10个月。病史:1980年1月出现心前区疼痛,发病多在半夜或早餐时间,痛时脉变弱,出汗,血压下降,持续45分钟,舌质淡,苔淡黄,脉缓弱(62次/ 分)。1980年6月13日住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经做运动式心电图,确诊为变异型冠心病。服潘生丁、异搏定,注射丹参针,症状消失,于1980年7月16日出院。出院后仍时有发病,病情如前,只是轻重不同,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后症状好转。现患者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偶觉心前区疼痛,放射至左肩,休息后缓解,夜眠差,服安定后缓解,偶有头痛,血压正常,血脂不高。

诊断:胸痹心痛。

辨证:气阴两虚,血脉瘀阻。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方剂:保元汤加减。

处方:

潞党参15g 丹参12g 茯苓9g 法半夏9g

当归9g 赤芍9g 白芍9g 郁金9g

炒枣仁12g 牡蛎15g 制首乌12g 炙甘草4.5g

杜仲15g

调护:慎起居,畅情志,避免过度劳累。

复诊(1980年11月25日):胸痛发作次数较前减少,疼痛程度减轻,发病多在半夜天亮前,舌脉如前,睡眠较好,发病时有轻微出汗。守方加减:上方去牡蛎,加桂枝6g,白芍9g。调护同前。

三诊(1980年12月21日):服上方20剂,症状明显减轻,4天前出现1次轻微发作,睡眠好转,安定基本未服。饮食、二便正常,舌质淡,苔淡黄,左脉微弦,右脉缓和。守方加减。

处方:

潞党参15g 丹参12g 茯苓9g 法半夏9g

麦冬12g 当归9g 郁金9g 炒枣仁12g

桂枝6g 炙甘草9g 白芍12g 制首乌15g

杜仲15g

四诊(1981年1月22日):患者受凉后感冒,经治疗感冒已愈。更服1980年12月21日治冠心病处方。1981年1月22日早上4点发生心绞痛,脉搏减弱,出冷汗,比以前情况轻一些,二便正常,睡眠尚可,微咳。舌质淡,有黄苔,脉弦缓。

处方:

南沙参15g 丹参12g 苏梗6g 杏仁9g

法半夏9g 麦冬12g 郁金9g 瓜蒌壳9g

桔梗6g 枳壳9g 石菖蒲3g 甘草4.5g

五诊(1981年3月5日):心绞痛一直未发作,从昨天起偶觉心悸发慌,心率可达130次/分。睡眠稍差,饮食、二便正常,口干,喜爱喝水,舌质淡黄,脉细弦稍数(92次/分)。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时诊断为“变异型心绞痛”。

处方:

潞党参15g 丹参12g 茯苓9g 麦冬12g

法半夏9g 远志4.5g 石菖蒲3g 炒枣仁12g

柏子仁12g 牡蛎15g 龙骨12g 炙甘草6g

赤芍9g 白芍9g

六诊(1981年3月10日):患者昨日早上6:00 ~ 9:00之间心绞痛发作4次,今晨发作1次,咽喉感到不适,睡眠佳,注射丹参、首乌后好转,二便正常,舌干燥,苔淡黄,脉沉细(84次/分)。

处方:

潞党参15g 丹参12g 法半夏9g 茯苓12g

郁金9g 瓜蒌壳9g 牡蛎15g 陈皮9g

赤芍9g 白芍9g 桔梗6g 枳壳9g

炙甘草4.5g

七诊(1981年6月13日):前段时间情况良好,上方服20多剂一直未发作。前晚心绞痛又发作一次,左侧睡时易发作,二便正常,苔黄厚,脉弦。

处方:

潞党参15g 法半夏9g 茯苓9g 郁金9g

薏苡仁15g 桔梗6g 枳壳9g 藿香9g

黄芩9g 通草4.5g 佩兰9g

八诊(1981年6月15日):最近心绞痛每日均有发作,2 ~ 3次/分,胸前区压迫感重,满头出汗,脉率30次/分。缓解后想解大便,喜饮,舌苔黄白相兼,脉弱沉(78次/分)。血压84/60mmHg,心率84次/分,律齐,心音弱。

处方:

明沙参24g 法半夏9g 茯苓12g 麦冬9g

酸枣仁12g 丹参12g 石菖蒲3g 柏子仁9g

郁金9g 瓜蒌壳9g 牡蛎15g 生甘草4.5g

编者按:胸痹心痛,又称心痛、真心痛、厥心痛,其临床表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五邪》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汉代张仲景正式提出了“胸痹”的名称,并在《金匮要略》中有专门的论述,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中说:“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杨老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有虚、实两端,虚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实有气滞、瘀血、痰浊、寒凝等。由于患者多有胸闷、憋气、疲乏、气短、动则益甚、自汗、盗汗、口咽干燥、心烦、手足心热、舌质淡嫩(或淡暗或有瘀点瘀斑)等气阴两虚、瘀血阻络的临床表现,杨老认为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是胸痹心痛的重要病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是重要的治疗方法。气虚不能行血,则血脉瘀阻;气虚不能运化水湿,则聚湿成痰,痰瘀互结,痹阻心脉;气虚不能化津,造成阴液不足,而致阴虚更甚;气虚日久导致阳虚,阳虚则生内寒,寒凝心脉而成阳虚血瘀;阴虚则生内热,灼津成痰,瘀阻心脉,经脉不通。由此可见,在气阴两虚的基础上,可出现阳虚、痰凝等病理变化。另外,患者体虚易感受外邪,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临床上杨老常根据具体症状,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基础上,随症配伍养血、化痰、开窍、散寒、镇静安神之品。方中潞党参、明沙参、麦冬可益气养阴;丹参可活血化瘀;法半夏、茯苓、石菖蒲、藿香、佩兰、薏苡仁、远志可除湿化痰开窍;柏子仁、酸枣仁、龙骨、牡蛎、制首乌可养血安神;桂枝可温通血脉。8.气阴两虚之嘈杂

杨某,女,74岁。初诊:1981年8月31日。主诉:恶心、呕吐10年。病史:患者近十年来经常恶心,呕吐清涎,无咖啡色样物。进食后腹胀,1981年8月24日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做胃镜,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以胃体为主)”。现患者自觉恶心,呕吐清涎,喉干喜饮,易饥不思食,自觉胸中灼热,小便可,大便黑。血常规检查:HB 78g/L,WBC 3550/mm3、血压80/50mmHg。舌质淡,苔薄白,脉弦大细数,略现危象。

诊断:嘈杂。

辨证:气阴两伤。

治法:益气养阴,佐以和胃。

方剂:生脉饮加味。

处方:

南沙参30g 麦冬12g 五味子9g 乌梅12g

白芍12g 茯苓9g 丹参9g 鸡内金9g

谷芽15g 麦芽15g 玉竹9g 甘草4.5g

调护:慎起居,畅情志,清淡软食。

二诊(1981年9月3日):患者精神好转,自觉胃脘不适症状较前缓解,易倦,口干,纳差,稍食则腹胀,矢气,便溏,小便微黄,舌质淡红,苔薄黄白,脉略弦(96次/分)。守方加减:上方加酸枣仁9g,菟丝子15g。

编者按: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局部性或广泛性的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黏膜层变薄,黏膜肌层变厚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胃炎。常有上腹隐痛,伴堵闷感,多与饮食有关,饭后不适感较明显,嗳气增多,还可兼有不同程度的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饮食减少、疲倦乏力、失眠等情况。嘈杂,是指胃中饥嘈,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莫可名状而言。《景岳全书·嘈杂》认为:“嘈杂一证,或作或止,其为病也,则腹中空空若无一物,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而胸膈懊? ,莫可名状,或得食而暂止,或食已复嘈,或兼恶心,而兼见胃脘作痛。”杨老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病程较长,久病则耗伤正气,而致脾胃更虚。《脾胃论》指出:“益脾之气,养胃之阴,则脾胃健,脾胃健则脏腑气机升降正常而健康无病。”治疗本病当以益气养阴为主,佐以和胃,使脾胃得以健运,气血化生有源,气血调和,脾胃得养而疾病向愈。方中南沙参、麦冬、玉竹可益气养阴;白芍、乌梅、五味子与甘草相配可酸甘化阴;鸡内金、麦芽、谷芽可消食和胃;由于久病多瘀,少配以丹参可活血化瘀。9.肾虚水泛之呕吐

唐某,女,50岁。初诊:1981年9月8日。主诉:反复干呕半年。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干呕,胃胀,矢气后好转,偶有心慌,自觉气上冲至胃脘。现患者干呕,痰多,神倦,胃脘胀满,夜难安眠,舌尖微红,舌质较赤白,苔淡黄乏津,两脉弦细而数。血压90/70mmHg,体重103斤。钡餐透视食道无梗阻现象。

诊断:呕吐。

辨证:肾虚痰水上泛。

治法:温养脾肾。

方剂:异功散加减。

处方:

白术12g 茯苓12g 法半夏9g 陈皮9g

菟丝子15g 淫羊藿15g 枸杞子12g 砂仁6g

牡蛎15g 泽泻9g 白芍9g 肉桂3g

潞党参10g

调护:畅情志,饮食清淡,忌食肥甘厚味。

二诊(1981年9月10日):服上方后精神好转,胸痞痰多,多梦易醒,汗出,舌苔较前薄,脉率100次/分。拟降逆开痞,佐以温养。

处方:

潞党参15g 法半夏12g 茯苓12g 干姜4.5g

砂仁6g 黄连4.5g 黄芩6g 生姜9g

大枣15g 杜仲15g 炙甘草4.5g 旋覆花12g

编者按: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干呕与前两者虽有区别,但在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上大致相同。其病因有六淫外邪、饮食积滞、痰饮、内寒、内热之别,其证有表里、寒热、虚实之异,其治疗不外祛邪、扶正、降逆、止呕、和解诸法。杨老认为,呕吐的病机,总以胃失和降、气逆于上为主。本案脾肾阳虚,中焦运化失职,痰湿内停,致升降失职,故出现上述诸症,当温补脾肾,降逆止呕。脾肾阳气得复,寒湿得除,升降复常,则呕吐自止。本案用半夏、陈皮、燥湿和中止呕,茯苓、泽泻利水渗湿,菟丝子、淫羊藿、肉桂、枸杞子等益肾温阳而获效。再以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消痞散结,和胃降逆,更加生姜、旋覆花、赤石脂增加和胃降逆止呕之力,加杜仲以温阳益肾。10.虚实夹杂之泄泻

张某,男,41岁。初诊:1981年5月8日。主诉:反复腹泻2年。病史:患者2年前食肥肉后出现腹泻,服西药黄连素、痢特灵好转。1年来无任何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服各种中成药和补脾肾之汤剂,未见好转。曾多次查肝功、免疫球蛋白,已排除肝炎与肠结核。现患者大便4 ~ 5次/天,腹微痛,腹胀,纳呆,伴耳鸣,头晕乏力,面色无华,消瘦,舌质胖,苔黄,根部瘦,脉迟(56次/分)。

诊断:泄泻。

辨证:脾虚食滞。

治法:温中行滞。

方剂:醉香玉屑散化裁。

处方:

苍术12g 厚朴12g 鸡内金12g 藿香12g

茯苓12g 公丁香12g 砂仁9g 甘草4.5g

陈皮9g

调护:勿食辛辣肥甘生冷之物。

复诊(1981年5月20日):服上药后病情缓解,大便一天一次,为不成形的稀便,肠鸣,胃脘时痛,舌苔黄,根部厚,脉迟(66次/分)。上方加白术9g,肉桂6g。

三诊(1981年6月5日):大便成形,每日一次,腹亦不疼,肠鸣甚,纳食佳,胃脘痛减,头晕上午较甚,精神好转,舌质胖,舌苔退,根部淡黄较厚,脉率72次/分。

处方:

苍术9g 白术9g 茯苓12g 厚朴12g

藿香9g 公丁香6g 砂仁9g 陈皮9g

鸡内金12g 薏苡仁15g 肉桂6g 明沙参15g

生甘草4.5g

四诊(1981年6月15日):头晕减轻,腹不胀,肠鸣,空腹时胃隐痛不适,不泛酸,不打嗝,食欲好,精神好转,大便成形,每日一次,小便量少,喝水多,舌胖,有齿印,苔薄白,根部较厚,脉迟弦(68次/分)。拟温补脾肾。

处方:

明沙参15g 白术9g 茯苓9g 鸡内金9g

藿香9g 公丁香6g 肉桂6g 炙甘草4.5g

杜仲15g 菟丝子15g

编者按:本案为脾肾阳虚为本,饮食积滞为标,实属因虚致实之虚实夹杂证,故治疗当扶正祛邪。《徐氏医统》之醉香玉屑散,由平胃散合丁香、鸡内金、砂仁各6g,泽泻、车前子各12g组成。杨老认为,醉香玉屑散以平胃散消导利湿,丁香、砂仁振奋脾阳治本,又助平胃散祛除已聚之湿邪,鸡内金能化因湿邪阻滞而停积之物,再以泽泻、车前子通利水道,以利小便、实大便,标本兼顾,使腹泻获愈。该患者病程已有两年,久病不愈导致脾阳不振,日久病损及肾,而致脾肾阳虚,因此杨老在处方中辨证予以肉桂、杜仲等药,以温补脾肾之阳,从而达到固涩止泻的目的。11.表虚不固之汗证

王某,男,46岁。初诊:1981年8月6日。主诉:反复汗出过多半年。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汗多,背心冷,易感冒,伴足心冷,无心慌心悸,无体位性低血压,此后汗多症状反复出现。现患者精神可,汗出,畏寒,四末不温,睡眠尚可,多梦,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淡红,舌胖,苔薄白,脉沉无力(72次/分)。

诊断:汗证。

辨证:表虚不固。

治法:固卫和营。

方剂:玉屏风合桂枝汤加减。

处方:

黄芪15g 白术12g 防风9g 桂枝9g

白芍9g 生姜9g 炙甘草6g 大枣12g

牡蛎15g 龙骨15g

调护:避风寒,清淡饮食。

二诊(1981年8月11日):患者服药4剂后,上午汗出减少,晚上开始出汗,约1小时后好转,背心冷好转,足心仍冷,睡眠好转,舌质淡红,舌胖,苔白,脉沉无力(78次/分)。守方加减:上方黄芪加量为24g,加当归9g,酸枣仁12g。

三诊(1981年8月18日):上方服6剂后,晚上八时起,开始出大汗,出了一个多小时,后因大汗感冒,头痛剧烈,足心冷,舌质较前红,根部苔白腻,脉沉无力。继服1981年8月6日方。调护同前。

四诊(1981年8月21日):服完2剂后出大汗一次,主要是头部及上半身出汗,现在汗出减少,背心、足心怕冷好转,舌质较前红,苔薄白,脉沉,但较前有力。

处方:

浮小麦31g 大枣31g 茯苓12g 炙甘草6g

牡蛎15g 龙骨15g 白芍12g 桂枝12g

生姜9g 南沙参15g

调护:同前。

编者按:汗证,有自汗及盗汗之分。《医宗必读》言:“睡则汗出,醒则倏收,曰盗汗。不分寤寐,不因劳动,自然汗出,曰自汗。”又云:“阴虚者盗汗,气虚者自汗。”然临证中自汗与盗汗常同时出现,故在辨其阴阳属性时还需考虑其他证候。病因主要有病后体虚、表虚受风、思虑烦劳过度、情志不舒、嗜食辛辣等,其病机主要是阴阳失调,腠理不固,以致汗液外泄失常。汗证的治疗,杨老认为除了传统的益气养阴固卫外,调和营卫应该贯穿治疗汗证的始终,盖营卫不和,阴阳失调,汗为之越,如《伤寒论》第53条:“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谐故尔,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本案当属气虚自汗,杨老始终以桂枝汤类方调和营卫,辨证加以玉屏风散固护卫气,当归、酸枣仁养血益阴安神,南沙参益气养阴,龙骨、牡蛎、浮小麦敛精止汗。12.气虚外感之头痛

杨某,女,66岁。初诊:1981年8月5日。主诉:头痛1天。病史:患者1天前因感冒后出现头痛。无头晕呕吐,无视物旋转,无一过性黑蒙,无咳嗽咯痰,无发热恶寒。现患者头痛,腰胀痛,小便频,夜间7 ~ 8次,疲乏,大便未解,舌质暗红,苔黄厚,脉弱无力,左手更为明显。血压74/44mmHg,体温36.2℃,体重31.5kg。

诊断:头痛。

辨证:气虚外感。

治法:扶正清疏。

方剂:人参败毒散。

处方:

明沙参24g 茯苓9g 羌活4.5g 川芎6g

前胡4.5g 桔梗6g 枳壳6g 黄芩9g

藿香9g 甘草4.5g

调护:避风寒,畅情志。

二诊(1981年8月10日):患者1981年8月5日至8月7日输液两次,注射葡萄糖60U,全天稀便,便色深,食欲好转。前几天服中药,全身软,气短乏力,不思饮食,脉弱无力(76次/分)。血压70/40mmHg。

处方:

潞党参15g 白术10g 茯苓10g 山药15g

酸枣仁12g 牡蛎15g 五味子15g 麦冬9g

枸杞子12g 菟丝子15g 潼蒺藜15g

调护:同前。

三诊(1981年8月13日):心累,不能吃饭,口苦口干,全身无力,说话接不上气,吃人参三根(小指头大小),大便时干时稀,小便量多,色不黄,舌质红,苔淡黄,中间厚,脉较前弱。血压110/70mmHg。

处方:

潞党参15g 白术9g 茯苓9g 陈皮9g

谷芽15g 酸枣仁12g 玉竹12g 枸杞子12g

菟丝子15g 潼蒺藜15g 杜仲15g 五味子6g

炙甘草4.5g

四诊(1981年8月17日):头晕时痛,打嗝味臭,乏力懒言,动则心慌,进食即出虚汗(以上半身为主),纳呆脘痞,不能吃肉,吃肉后即吐,二便正常,苔淡黄,较厚润,脉沉弱缓(72次/分)。血压90/60mmHg。

处方:

明沙参24g 白术9g 茯苓12g 陈皮9g

酸枣仁12g 谷芽15g 砂仁6g 藿香9g

枸杞子12g 潼蒺藜15g 杜仲15g 蔓荆子15g

甘草3g

五诊(1981年8月22日):进食后胃胀,懒言气短,动则累甚,精神欠佳,面色萎黄,但较前荣,手足欠温,二便尚可,嗳气时觉耳心疼,苔淡黄,略显糙,脉细弱。血压80/60mmHg。

处方:

潞党参15g 白术9g 茯苓12g 陈皮9g

砂仁6g 酸枣仁12g 白芍9g 菟丝子15g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点击下载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