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本书] 《论可能生活》从伦理学读生活的意义

时间: 2022-03-23 11:30:41  13 幻觉 伦理学 客观事实

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生活的动力,这是一个明显的事实。如果你不去或不能追求幸福,生活就毫无意义了。几乎任何方面的不幸生活都不值得生活,所以太不幸的人有理由自杀。康德认为不自杀是绝对的命令,这是错误的,这个想法只是基督教的意识形态。

如果“不可自杀”具有绝对性,只有当以“生命”作为分析单位和最高价值时才说得通,可是,人的生命就是用来实现为“生活”的,生活才是关于人的存在的有效分析单位,没有生活的生命是无意义的,这正是人的存在有别于其他存在的地方。正如前面所分析的,既然幸福是伦理学的第一问题,那么伦理学首要的原则必定是一条“幸福公理”,而且是一条在每个人身上有效的普遍必然的幸福公理。

幸福一直是一个特别模糊的概念,它太美了,所以人们喜欢滥用这个概念,无论是浮华、轻浮、严肃和严肃的场合,所以幸福与幸福、利益、福利和完美的生活混合在一起。虽然幸福的概念看起来不清楚,就像时间、存在等基本概念一样,但人们不知道什么是幸福,虽然这种知道不一定是理解,而是更多的经验,是情感的理解(属于 heart)而不是理性的知识(属于 mind)。

首先,有必要区分幸福和幸福。幸福是一个心理概念,意味着体验幸福时的心理过程。事实上,没有必要讨论幸福。每个人在从事幸福活动时都能准确地获得幸福。没有人会在感情上犯错误,就像一个人总能清楚地意识到另一个人是否真诚一样。

感觉不是客观事实的证明,所以总是被认为是不可靠的杂项材料。毫无疑问,感觉不能证明什么是客观事实,可能是客观事实的幻觉,但幻觉本身也是一个事实,属于自己的主观事实,如有人总是欺骗自己说他在某些方面很伟大,虽然不是事实,但欺骗导致快乐是事实,所以伟大的幻觉是他的主观事实。

因为人们自然有敏锐的感觉,所以试图在感觉上欺骗别人是一件愚蠢的事情,虽然有时有些人可以真实地表演某种感觉,像一个好演员,我们被欺骗(比如被愚弄做愚蠢的事情),但仍然没有被欺骗,因为因为因为表演和真的一样,所以我们会准确地敏感表演的感觉。一旦我们在某个地方表真实,我们也会立即感到不真实。

因此,这种感觉不值得太多的分析。无论如何,我们不会在感觉上犯错误。有时我们会从知识论的意义上怀疑感觉,但我们怀疑的不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感觉,而是怀疑这种感觉是否表现出相应的外部事实。即使我们必须分析感觉,它也只不过是描述兴奋或抑制、放松或紧张、快乐或痛苦。这些心理描述无助于理解什么是幸福。因此,幸福和幸福是两个概念。幸福不是问题,幸福是问题。为了理解幸福,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它与其他事情的区别:

(1)幸福和幸福之间的区别。我们已经知道,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几乎不可能真正有意义地区分幸福和幸福。即使他们的心理感觉不同,他们也缺乏理论意义,比如强度或持久性的差异。据说幸福表现为兴奋,而幸福是一种持久的和平快乐的感觉。这种差异在某种意义上是人为的,不能解释任何问题,特别是不能把幸福恢复到幸福中。

如今,庸俗的心理学喜欢以科学和量化的名义将复杂而深刻的经验还原为简单而肤浅的相似经验。我们只能从其他角度来区分它。虽然幸福是生活所必需的,但没有幸福的生活是可怜的生活,或者没有幸福的生活是不能生活,是难以忍受的,但幸福比幸福更重要,所以可以说是决定性的,没有幸福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生活,没有幸福的生活是白的生活,是生活的浪费,虽然可以忍受,但没有人愿意过只能忍受的生活。

这种区分方式是基于幸福或幸福的结果,这样你就可以避免那些无法清楚地描述的人。幸福是消费的,每次幸福都是一次性消费的,它不能留下任何决定生活意义的东西(回忆幸福不仅很困难,而且不是很快乐,一个只能试图回忆幸福的人是穷人),这种局限性显然大大削弱了幸福的重要性。

由于这种局限性,不可持续的幸福不能构成生活的成就。此外,从更苛刻的角度来看,幸福甚至很难保证真正的幸福,叔本华的歪理论是这样的:如果你满足了欲望,你就会感到无聊;如果你不满足欲望,你就会感到饥饿。无论如何,无论幸福还是不都是不快乐的。当然,叔本华的谬论是错误的。每个人都知道,满足欲望比不满足要好得多,但这种歪理可以引出一个意想不到的启示:幸福毕竟不能满足生活的意图。此外,幸福和幸福不能混淆,否则生活的意义是无法理解的。

与幸福相比,每一种幸福都是非消费的。它将以纯粹的方式保存和积累,并将永远成为一个人生活世界中不可磨灭的意义。当然,这不是相对于我的想法(cogito)纯粹的意义是我的心(heart)虽然它的纯粹意义与感性经历是分不开的(这与思想意义是胡塞尔所谓的 cogitatum qua cogitatum 不同),但也可以成为不可磨灭的绝对意义。这些幸福的意义可以改变生活的整个画面。幸福是生活本身的成就,是生活中永恒的成就。即使一个人只有幸福,他的生活也会有意义。

(2)幸福和欲望满足之间的区别。欲望的满足通常是快乐的,无论欲望的满足是否真的带来了真正的幸福(可以怀疑叔本的中国风格),这种满足至少是有趣的。欲望是不合理的,它可以让人们高兴地做愚蠢的事情,并享受它。人们总是愿意满足他们的欲望。然而,欲望的满足只是意味着这种满足的意义是有限的,因为追求满足是期望有一个结局,而有一个结局的事情的意义必须是有限的。一个结局是一件好事会变得消失,这是一个缺陷。虽然生活也是有限的,但人们不喜欢有限的东西,因为生活是有限的,所以人们最难忘记那些看似无限的东西。

生命的有限性是自然的,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因此,每个人最关心的是那些尽可能贯穿整个生命的有意义的事情。因此,对一个人来说,最有意义的事情是没有人为结局的事情,尽管任何事情都不可避免地有一个自然的结局(生命是如此短暂,生命中所有有意义的事情最终都会随着生命的结束而自然结束),但只有不是人为的结局,才会有永恒的感觉和新的感觉。

只有具有无限意义的事物才是幸福的源泉,具有无限意义的事物是无穷无尽的,所以它值得一生去追求和珍惜。只有具有无穷无尽性质的事物才能保持生活的冲动和创造力。这就是为什么科学、艺术和思想将成为一项艰苦而快乐的工作,以及为什么爱、家庭、友谊和其他具有永恒的魅力,成为生活的永恒主题。事实上,人们早就发现过度的满足或重复的满足是无聊的,但幸福越多越好。

(3)幸福和利益之间的区别。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获得足够的利益,否则就很难生活,但生活不是为了利益,相反,利益是为了生活,否则利益的意义就无法理解。利益的意义是巨大的,但它的意义在于它的工具,只有当它对其他事情有意义时才有意义。利益的典型表现形式是财富和权力。这些东西的意义只有在它们被用来从事生活中的某些事情时才生效,这意味着利益总是一种手段,总是一种转移生活意义的方式。

幸福的事情是生活的目的。所有的行动最终都是为了幸福,但我们无法想象幸福是为了什么。因此,利益只是实现生活目标的条件,而幸福是实现生活目标的效果。因此,充足的利益不能保证幸福。利益不是幸福的充分原因。无论有多少财富和权力,人们都必须在做有意义的事情时获得幸福。事实上,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所以人们会说幸福是金钱买不到的。这一常识背后的深刻真理是,幸福总是存在于行动中。幸福必须在做事情中实践和产生生活效果。因此,除了自己做幸福,没有其他替代方法。

幸福的个人决定了幸福不能被外面的东西所取代。毫无疑问,物质条件(自然条件和财富权力)是创造幸福的条件和资源,人们不能创造幸福,幸福是真正的生活效果而不是幻觉(满足不可信,因为幸福的幻觉难以长期坚持),但幸福条件不等于幸福,幸福是工作收入(广义上的工作,即有意义的生活行为,而不限于生产行为)。

由于上述差异,幸福不能用我想要的或我想要的的概念来定义;它也不能通过满足潜意识中想要的东西来定义。事实上,如果潜意识中的冲动不是一种病态的心理症结,它就不能构成被意识压抑的冲动。简而言之,幸福并不是满足某种主观意图的结果(无论是明确的还是不明确的意图)。

通常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可以概括为成功,这不是错的,但仍然缺乏。对某些必要因素缺乏理解会导致严重的漏洞。成功可以分析为:我想要 x,果然得到了 x。这个结构确实是一个幸福的结构,但关于这个 x 有几个可疑的问题:

(1)这个 x 虽然是我的意图,但它是否真的对我意图来定义或证明它是否真的对我有好处。我可能会变态或愚蠢,等等。因此,我想要的只是对我不好或毫无意义的东西。就像对别人一样,我们可能会做坏事,对自己也可能做坏事,所以我想要的并不意味着对我好。

(2)由于缺乏知识和信息,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别人误导我相信 x 就是我想要的,就像在这个商业社会我们不断被告知我们真正需要什么。

(3)我想要的 x,假设真的很好,很多时候不是我能给自己的,而是别人必须给我的。因此,幸福必须涉及到别人的问题,而不是我自己的决定。因此,分析幸福的思想结构不仅可以是我的主观视角。幸福是一种反映目的论原则的生活,它有一个超越主观性的原则。幸福的原则并不总是与主观意愿完全一致,因此,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在每时每刻获得幸福。缺乏目的论的人往往只能用幸福来愚弄自己。但无论如何,幸福的原则是为了每个人,它揭示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它将指出每个人如何更充分地利用自由将各种可能性变成充满活力的现实生活。

为了更好地理解幸福,我将引入可能生活的概念。

注:以上节选自本章可能生活。

——————-

作者:赵汀阳
评分:8.8

这本书重新分析了幸福和公平的问题,试图重建当代美德伦理学的综合中西理论优势,其中幸福的两个原则,自己的目的和他人的礼物,典型地表达了当代作者在美德伦理学中的进步。

这本书逻辑严谨,观点犀利,能给你带来快速消费品书无法达到的触动观念底层的收获。作者对中西思想的引用是一部难得的作品,不需要忍受二手翻译,直接看透作者的初衷。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